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精讲3
第三节 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
组织实施标准,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一、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按国家规定,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经批准确定的监测点位、断面不得任意变更。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
建设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别、所处环境功能区、排放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去向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的时间。
实行总量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投产后,均应执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
因釆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或者指定釆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
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中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
校准、检验分析仪器。
分析方法验证以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
在下列活动中应执行国家基础标准或环境保护部标准:
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的图形标志,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
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时,执行环境标准编写技术原则及技术规范。
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
对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进行认定时,釆用有关仪器设备环境保护部标准。
1.实施监督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汇报环保工作时,应将标准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标准实施的监督可分为自我监督和管理性监督。
管理性监督主要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察与督导。其基本出发点是“达标”,釆用的手段一般为监督性监测和检查、抽查。对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监督,一般为固定釆样点位、固定频率的例行监测,以相应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排放标准的实施监督,往往釆用抽样测试检查制度,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以相应标准进行判定。方法、样品标准一般通过监测质量控制考核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来源: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责编:lyz评论纠错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