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产业政策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来源:中国电子报【学而优则进,考试大以成!】2011年6月23日
第一届知识产权、标准与反垄断法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特设了知识产权战略与国家政策、中国反垄断法司法实践、企业实践、国际经验、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反垄断法与标准等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在题为“正确处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的主题演讲中讲到,竞争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对企业间限制竞争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比如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虽然没有叫产业政策,其实应该就是产业政策。
借鉴国际经验灵活运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
日本也是同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通过制定临时法,鼓励机械、电子信息方面的产业发展。日本虽然制定了相关反垄断法律法规,然而更多的是制定一些产业政策带动本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从而实现了20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二是通过产业政策为竞争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出方向和重点领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竞争政策环境还不够好、不完善,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钢铁,产量占世界近一半,水泥占世界一半多了,而且这些项目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利润已经很薄了,很多企业已亏损,尽管这样,因为钢铁工业对地方经济拉动非常大,各地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在上。这导致一些无序竞争,特别是涉及资源类开发开采出现乱挖乱采,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是通过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
辛仁周表示,“十二五”时期发展经济是主线,所有工作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我们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也是如此。
应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使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使新兴产业和先进产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落后产能遭到淘汰。
运用好这两项政策,对我国产业政策升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工作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的准入管理事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在题为“正确处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的主题演讲中讲到,竞争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对企业间限制竞争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比如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虽然没有叫产业政策,其实应该就是产业政策。
借鉴国际经验灵活运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
日本也是同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通过制定临时法,鼓励机械、电子信息方面的产业发展。日本虽然制定了相关反垄断法律法规,然而更多的是制定一些产业政策带动本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从而实现了20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二是通过产业政策为竞争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出方向和重点领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竞争政策环境还不够好、不完善,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钢铁,产量占世界近一半,水泥占世界一半多了,而且这些项目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利润已经很薄了,很多企业已亏损,尽管这样,因为钢铁工业对地方经济拉动非常大,各地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在上。这导致一些无序竞争,特别是涉及资源类开发开采出现乱挖乱采,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是通过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
辛仁周表示,“十二五”时期发展经济是主线,所有工作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我们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也是如此。
应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使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使新兴产业和先进产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落后产能遭到淘汰。
运用好这两项政策,对我国产业政策升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工作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的准入管理事项。
相关推荐:
特区新优势在哪里?环保是重大民生问题
责编:liuya评论纠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