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环评案例分析之固体废物(垃圾场)建设项目

来源:互联网 2017-03-01 04:01
环评案例分析之固体废物建设项目 来源:考试大论坛【相信自己,掌握未来,考试大值得信赖!】2011年7月25日 本章复习要点:关于固体废物的案例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其主要的考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场址优化选择;产污环节和污染源强计算;现状调查;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大气污染物及渗滤液排放主要控制项目。
1、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3、危险废物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4、危险废物焚烧厂——《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5、一般工业同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一般二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评价重点应为:处理工艺的可行性、选址合理性及渗滤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此类环评项目关键问题是场址选择,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垃圾渗滤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1生括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

1)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

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3)垃圾运输及填埋场作业产生的噪声:

4)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破坏和对景观的影响;

5)填埋场孳生的害虫等可能传染疾病:

6)填埋堆体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产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填埋场环评主要工作内容

1)场址选择评价

场址选择评价是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评价拟选场址是否符合选址标准。其方法是根据场地自然条件,采用选址标准逐项进行评判。评价的重点是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壤自净能力等。

2)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主要评价拟选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等自然环境质量状况,其方法一般是根据监测值与各种标准,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3)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主要是分析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以及它们产生的数量、种类、排放方式等,其方法一般采用计算、类比、经验统计等,污染源一般有渗滤液、释放气、恶臭和噪声等。

对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扬尘、弃石、弃土、植被破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措施。

运行期应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污染流程,包括工艺流程、排污点分布、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速率。分析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还包括监测、控制及风险应急系统。

服务期满后应给出处置设施服务期满后防止污染和恢复生态的方案。长期监测与管理体系、制度。

4)施工期影响评价

评价施工期场地内排放生活污水、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二次扬尘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

5)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是填埋场衬里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渗滤液排出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评价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经预测并利用相应标准评价是否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或影响程度如何。另一方面是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评价衬里破裂后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包括渗透方向、渗透速度、迁移距离、土壤的自净能力及效果等。

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评价填埋场释放气体和恶臭对环境的影响。释放气体:主要是根据排气系统的结构,预测和评价排气系统的可靠性、排气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排气对环境的影响,预测模式可采用地面源模式。恶臭:主要是评价运输、填埋过程中及封场后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时要根据垃圾的种类,预测各阶段臭气产生的位置、种类、浓度及其影响范围。

7)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时评价垃圾运输、场地施工、垃圾填埋操作、封场各阶段由各种机械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8)污染控制措施

主要包括: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减振防噪措施;绿化等生态防护措施。

9)环境经济损益评价

要计算评价污染防治设施投资以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0)其他评价项目

结合填埋场周围的土地、生态情况,对土壤、生态、景观等进行评价;对洪涝特征年产生的过量渗滤液以及垃圾释放气因物理、化学条件变化而产生爆炸等进行风险事故评价。

选址是环评的关键,其合理性论证见相应标准。

1)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3)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居民密集居住区。

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1.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设项目案例分析要点

主要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2、项目组成:

贮存设施设计原则: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一般要求:

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3d。

除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4、选址要求

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相关推荐: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精选6篇汇总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考点5篇汇总

来源: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责编:liuya评论纠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