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3讲讲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5.掌握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7.掌握常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与特点;
9.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
11.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
13.熟悉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评价要求;
15.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17.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18.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
一.总纲的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环境影响评价本身是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不断改进、拓展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一项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正式工作→编制报告
2.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三.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统称单项环境影响评价。
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对应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3.1工程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水等等。
3.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对该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要比较全面和深入,需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需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完成。三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采用定性描述完成。
四.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1.1基本原则:一是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二是凡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给出定量的结果。
2. 工程分析的方法及特点
2.2工程分析方法的特点:
2.2.2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较简单,具有一定局限性。
2.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程分析应对建设项目全部项目组成和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强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2.1.1工艺过程分析
2.1.3交通运输影响分析
2.1.5非正常工况分析
3. 工程分析的阶段划分:施工阶段、运行阶段(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或运行初期和运用中后期)、服务期满即退役阶段。
五.环境现状调查
1.1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1.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应全面、详细,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调查内容适当增删。
2.1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2.2.1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2.2.3遥感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
相关推荐:
2011年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前押密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责编:liuya评论纠错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