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人教版《化学能与电能 》第一课时课前说课稿
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来自XXXX,我的说课题目是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课前说课。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任务。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这里我摘录了三个关键词,重要理论化学能与电能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条件,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化学能与电能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承前启后 。本节既是对初中化学“化学与能源”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内容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生长性。
知能双修 同时 本节知识不仅是有关金属、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守恒原理等内容的丰富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很好的素材。学情分析:该阶段学生已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等上述相关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实验探究的精神,但由于缺乏电化学基础,所以在理解原电池原理时有一定的难度。
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情的具体分析,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
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能源观、环保观、转化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难点为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教法与学法:孔子在《论语 》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设置问题先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再进行适时启发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同时为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采用微观演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在教学流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去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首先教师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的变化,如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和电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呢?在我国,电能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教师呈现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饼图。学生【倾听、思考】明确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
【阅读体会】火力发电的能量转换方式、这里教师设置将学生分正方、反方辩论火力发电的利与弊,
教师接着再切入时政,创设情景:不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在两个月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作的承诺,还是一周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作的强调,都传递出了这样一种声音,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必须迈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教师设疑,针对火电的缺点并紧密联系时政,如何才能更加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学生思考回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此时学生实现了思维模式的转换,兴致盎然,内心充满着对新知识的探究渴求!
教师活动也顺势推至第二个探究环节,这里为了分散难点,领会重点,教师应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接下来给出三个实验任务,这三个实验任务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环环相扣,每一个任务都是前一个任务的后续,可以说是一个三连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步步登高,顺利得出原电池的概念。
教师首先给出实验任务一,问题3可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在此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尊重每一个猜想,每一个未经实验论证的创想都应是伟大的!学生大胆推测,既培养了思维能力,构建了思维模型,同时也群策群力攻克问题3!又为后方的原电池构成铺设了阶梯。即两极要相连!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去验证刚所作的大胆猜想。教师层层推进给出任务二、任务三。学生乐在其中,在不断的猜想、验证、归纳下最终可轻松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探究的艰辛。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从现象到概念的过程,对原电池有了表象的认识。 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原电池工作原理,以使学生更深入直观的理解概念,逐步将其内化抽象。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线上 有电子定向移动,溶液中有离子在定向移动,这样才形成闭合回路!一方面加深了对其原理的全面认识,同时也再一次为原电池的构成埋下伏笔,即必须要自由移动的离了,也就是电解质溶液。此时教师总结,实际上把锌插入稀硫酸中,与锌铜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的反应本质 是一样的,都是锌失电子转化为锌离子,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本质都是电子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只不过连接铜后,由于锌铜两极材料不同,电势高低不同,锌失去的电子会顺导线被吸引到铜一端,氢离子移到铜极得电子而已。铜实际上起到转手电子即导电的作用,电子由锌移至铜,出现了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就形成了电流,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正所谓,想不到的该让学生看得到,看不到的该让学生听得到,多方位给学生创设深入理解原电池的条件。学生进一步对知识内化。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利用电学的知识如何确定电子流向,及正负极?利用学科的交叉性,学生可自主得出从化学角度定义正负极的方法。根据课标及教材的要求目前只是初步了解原电池,所以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上拓展太深,就是在有意为难学生!
接下来教师出示任务四,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组实验,汇报结果,总结归纳,两极一液一连线,教师可适度点评各部分作用。接着教师归纳整理,至此学生已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引导探究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已推至最后一环,回馈与实践,学为所用,当堂检测!我有意让学生使用苹果或柠檬,抛开电流计使用小灯泡制作水果电池.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来电了,尽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化学的魅力,感受化学就在身边,最后是一则格林太太的假牙病例分析,设置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们尽情感受成功的喜悦!尽情感受化学的魅力!感受化学就在身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