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信息技术基础的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简单分类、工作原理、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
2.过程与方法方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教导学,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实时讲述、演示、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已有方法,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尝试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有主见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贴近生活,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思考问题:1、如何搜索?2、搜索什么?3、搜索有哪些技巧?
(二)导入新课,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1、什么是搜索引擎?
B、关键词:就是在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你命令搜索引擎寻找的信息。如“西藏”
http://www.search.com
[设计意图]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许多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搜索引擎,教师一般要先演示举例。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总结,并强调如何挑选正确的关键词及关键词的作用与重要性,然后出示常见搜索引擎的网址。
当我们在搜索引擎网站的搜索框中输入“西藏”的时候,出现了非常多有关于“西藏”的网站网址,我们如何来选择这些网址?如何更有效、更快捷的搜索我们所要的信息呢?
2、细化搜索条件。缩小搜索范围的简单方法以就是添加搜索词,只要在关键词中间留空格就行了。(+、and)如:西藏+铁路、西藏 铁路。
4、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当搜索不到理想的结果时,试着用另外一个搜索引擎。
步骤三: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信息采集卡的内容,使学生的智慧达到共享。2、通过组际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景点介绍(任选一段):
……
步骤四: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提升。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搜索一张湖北随州的地图,让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找到从随州到西藏最方便快捷的方法。目的是想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学有所用。此外,题目的设计也体现了学科整合的思想。
[设计意图]知识的总结。巩固刚才所学的内容。
问题:网络好比一把双仞剑,当你上网搜索网站时,会出现很多的网站,那就关系到如何选择信息的问题?你对网络上的信息如何认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