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初中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2.课程标准依据 :“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4.三维目标的确定:
5.教学重难点
6.教学手段:多媒体
展示幻灯片1:走向自立人生
展示幻灯片2:(动画1)展开你的想象力:想想从笼子跑出去的小狮子会遇到哪些困难?
(能否培养自立的人生态度和能力,决定着不同的命运。/依赖者会被自然和社会所淘汰,自立者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展示幻灯片3:自己的事自己干
(动画2)天津市也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学习生活用品,79%的学生离开家长束手无策,只有3%的学生能做些家务。又据我国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家务劳动时间平均只有12分钟,远远比不上日本小学生的24分钟、英国小学生的36分钟、美国小学生的1小时12分钟!
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解说:强调中、日、英、美四过的孩子做家务活的时间差别及中日两国家长对孩子的不同态度说明了自立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而教育方法和方式又与该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展示幻灯片7:(动画)情境体验一:今天学校搞卫生
展示幻灯片9:(动画)请你说一说:这样的事情在你身上或你周围的同学身上发生过吗?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
学生学习教材第一个自然段,了解:1、什么是自立?2、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三个过程)3、自立的表现(板书)
对于自立的含义我有自己的见解,“立”的直接意思就是独立,我认为还应有更深的一层含义是“立足”,即能够独立地立足于社会。
自立能力的表现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教材并无直接的答案,但P35的课堂作业第一题已经有体现出来,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找出答案。
项目 自立的表现 最得意的表现 这些能力对自己的影响 自立能力不足的地方
家庭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从同学们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或者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具备自立能力。通过活动,我们了解到,自立既包括个人私事,也涉及家庭、集体和社会,表现为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和处理社会问题自立三个方面。
学生对自己情况的描述及交流体现了校本教材中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河狸的父母为什么要赶走它们?
展示幻灯片12:人生需自立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6~18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用法律的形式将做家务活作为法律义务确认下来/自立应该从小培养。)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这位“勇士”为什么跳楼自杀呢?彭晖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青年,他从小学到高三毕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学科考试后,他问科任教师的话总是:“这次谁考第二?”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第一。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优异”学生,却是一个生活上的低能儿。他的父母为了腾出时间让他读书成材,从不让他做饭、洗衣、刷碗,甚至铺床叠被,以致十七八岁了连做饭、洗刷的基本程序和程度都不懂。1987年,他以全县第一、全省第三的考绩迈进了北大校门,却因不会买饭、洗衣等,不会独立生活而不得不停学回家。第二年7月接到北大寄来的复学通知书后,他却因惧怕离开父母后独立生活艰难,而厌世地跳楼自杀了。
学生学习教材P36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交流体会自立的好处。
学生齐读教材P36第二段。
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图片上提示的内容作为辩论的依据,补充案例:北大某教师在儿子18岁考上大学的时候,要求儿子与父母签定协议,上大学的所有费用都必须又儿子承担,向父母借的钱在儿子参加工作之后必须逐月连本带利付还父母,…十年后,其子已自创业成为某公司的总裁。
展示幻灯片17: 相关链接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学生阅读P37相关链接,回答:接受希望工程帮助的大学生为何请求停止对她的生活资助?(不自立,难以在社会立足)
你对自立能力了解多少呢?
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能力。 与人沟通、善解人意、说服他人的能力。
组织与决策的能力。 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设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感悟最深刻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小结设计理由:新课程理念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往往出现一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出尽风头,热热闹闹的很有气氛,但下课铃一响,学过的知识就都忘了。我在课堂上尽量在让学生活跃的同时,不忘动手、动口、动脑。并为巩固课堂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设计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上完课后留下一些有益的启迪或感悟,同时也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