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说课稿《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说课稿

来源: 2018-01-18 10:49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公式法-平方差公式》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公式法》的内容,因式分解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广泛。如:将分式通分和约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解方程、函数都将以它为基础。因此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因式分解中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等。因此,因式分解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章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此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现阶段的学习重点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提公因式因式分解,初步体会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公式(平方差)的结构特征,会运用公式法(1)因式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深化逆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渗透整体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新知,体验获取新知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运用公式法(1)因式分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准确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灵活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先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整式乘法的公式?

回顾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以及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探究如何分解

类的二次二项式。学生从类比整式的乘法去探索因式分解方法,可以感受到这种互逆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课件展示以下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1.还记得七年级学过的整式的乘法公式吗?

2.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平方差公式吗?

3.如果将平方差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公式:

 

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公式法。请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一公式。

4.思考:什么样的多项式可以用这一公式因式分解?

(1)公式有什么结构特征?(二次二项式)

(2)两个平方项的符号有什么特点?

(3)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内三分钟内交流答案,把解决不了的难点归纳总结出来由老师帮忙解决。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适时适度。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出公式法(1)。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经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既形成了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又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对公式法(1)的结构特征的探究,初步认识具有平方差形式的多项式,为接下来的例题探究和练习作铺垫。通过一组练习及判断,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公式法(1)的结构特征,既突出了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书上的例1和例2。

在学生完成例1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

要让学生明确:(1)要先确定公式中的a和b;

(2)学习规范的步骤书写。

通过例1,学生掌握用公式法(1)因式分解的方法,设计一组配套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公式法(1)因式分解的能力。

在学生完成例2时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来解答。加深对公式法(1)的理解,同时感知"整体"思想在分解因式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步的理由,题(1)中明确:结果要化简;分解要彻底,体会其中的整体思想;题(2)中明确:有公因式要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分解因式,体会综合应用的思想。

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无论好坏,要及时给与点评,指出不足,肯定优点,让学生从评价中反思,有所收获,促进下次的有效发言。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

通过归纳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先通过小组讨论本节课所学到的的知识及注意问题,然后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点评,提炼。既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又点明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完成书后练习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介明了突出重点部分

以上就是《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说课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