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申论标准化模拟试卷(二)

来源: 2016-05-24 18:16

 

                          申论标准化模拟试卷(二)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资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1)4月22日,新闻发布会上,2005年全国劳模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人事部副部长尹蔚民总结出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体现了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原则,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是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人员具有较强的先进性。三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在评选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确保评选的公正性。
    (3)三大争议
    比如,年收入上千万美元、目前正在美国休斯顿火箭队出任中锋的姚明;打破欧美人在短跑领域的垄断、获得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的刘翔。
    另一批劳模推荐人选与传统标准的反差更为鲜明:30多名私营企业主首次人选,其中括曾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大陆首富的刘永好。"他们是劳动者吗?他们明明是资本的拥有者。"很多人质疑道。
    对于这些质疑声,劳模评选的主办者给予了回应。
    对私营企业主人选质疑之一是:"劳模由工会系统来评选,工会代表的是劳资双方中职工的利益,对那些私营企业主,怎么可能由工会选出来呢?"
    张俊九要求,在推荐评选过程中,尤其要确保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规定的比例,同时企业负责人比例不超过推荐人选总数的10%。
    而对于"官争劳模"的现象,筹委会权威人士解释说:人们感觉官员过多是因为他们被列在了名单的前面,人们印象强烈所致。这次评选的比例符合"企业职工不少于总数的45%,同时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企业职工的55%。另外,厅局级(含)以上党政干部无人参加评选,县处级党政干部也未超过党政机关(含群众团体)干部推荐人选的25%"。
    在质疑与回应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对有趣的事实:相当多的人在用传统的理念衡量这份劳模名单,而主办者则对"劳模"的概念有了新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劳模标准  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共识,这是产生于计划经济下的"劳模"在市场经济转型中遭遇的新问题。
    但是随着市场转型的进行,劳模的结构和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劳动法的实施,从法律的角度否定了无限度的加班加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在改革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1989年的劳模大会特别提出,"在发展企业生产,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者"可列入全国劳模的推荐人选。在这种背景下,劳模中领导和管理者的人数大大增加。如1995年化工部和建设部系统评选出的劳模中,厂长、经理所占的比例都达到45%左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游正林说,我们很容易发现:凡是经济效益比较好,在当地或行业系统内影响比较大的企业的厂长、经理,大多数都获得过省(部)级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甚至全国劳模的称号。
    而私营企业主出现在劳模名单,应追溯到1997年济南市市级劳模的表彰中。1999年浙江省省级劳模也包括了多位民营企业家。
    三、《申论》写作要求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
  (满分50分)
    1.【答案提示】
    2.【答案提示】    .
    第一,产生于计划经济下的"劳模"应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赋予新的含义;
    第三,应加强对劳模精神的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对劳模标准的共识,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对"劳模"、劳动、劳动者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劳模精神的可贵和劳模精神的社会价值。接下来说明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王进喜、许振超等劳模举例说明。最后提出,真正的劳模称号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对其实实在在工作的肯定。所以,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劳模评选和表彰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模精神的社会文化价值。

 

   参考例文
    "劳模",顾名思义,即劳动者中的模范。劳模是劳动者群体的领头羊,劳模体现着一种精神,劳模体现着一种文化。我们要做到完整地理解劳模精神及其社会价值,特别是劳模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价值,就应首先准确地理解劳动和劳动者。
念,认为劳动包含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社会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都是劳动者;也有更多的人从狭义上理解劳动和劳动者的概念,认为尽管劳动包含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在社会观念上,劳动者更多的是指普通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们,劳动也更多的是指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们的劳动。
    如果仅按广义的理解,工作在社会不同岗位上的人们参加劳模评选固然是无可厚非的,劳模的评选面也就自然扩大了,候选人可无论其身份之中外、无论其目的之不同、无论其岗位之差异。但若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细思之,我们就不能不做出进一步的讨论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真正的劳模称号不是靠"评"出来的,更不是靠……换来的,许许多多的劳模远在其被评为劳模之前,就已被普通劳动者们广为承认,其事迹被广为传颂。劳模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精神和品格,更无法用"评"的结果来衡量,近年来,被评为劳模的"企业家"们因违法受处罚、被评为劳模的"政治明星"和"官员"们爆出腐败丑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其实,即使他们不出事儿,在普通劳动者心目中也产生不了王进喜、许振超那样的榜样力量,更谈不上"国家"、"民族"、"社会主义"的精神了。对体育明星、外企经理、影视大腕、富商能人们来说,其取得突出的业绩当然是值得尊重或羡慕的,但因此评他们为劳模,我们实在看不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些什么?劳模精神的社会价值又能体现出多少?因此,对劳动和劳动者概念的理解还是采用狭义的观点更好些,对劳模概念更不应泛化,这才有利于实现劳模精神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首先,国家级的表彰活动应坚持宁缺勿滥原则,由国家进行表彰的劳模之产生,不应事先规定名额,更不应事先规定申报时间,应借鉴国际上"诺贝尔奖"的评选经验,建立起权威的国家级科学评选机制,对各地申报的劳模候选人由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和权威性评选,国家表彰的劳模在于"质"而不在于"量"。其次,在中国社会的基层,应以县(市)为单位,在每年"五一"劳动节,都应对普通的农民、工人等一线劳动者进行大规模的表彰,即使做到一村一个劳模"、"一厂一个劳模"也不为过,只要起到好的社会效果就行,基层的劳模在于"多,,而不在于"精",要在全社会努力创造出"劳动光荣、劳动致富、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我们有理由相信,对靠勤劳致富的劳模进行表彰总比对那些招商引资的中介人员进行"提成奖励"式的表彰社会效果要好。最后,应少进行甚至不进行评选活动,省级的工作重点应是发现劳模并进行申报,其工作重点还应放在对劳模事迹进行宣传上,以弘扬劳模精神。
    愿劳模精神永远激励人们拼搏奋进,愿劳模精神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永远发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