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后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标号。31-65题,每题1分,共35分)
A. 公安保卫工作
C. 特种行业管理工作
32. 近代警察制度发端于( )。
B. 德国
D. 北美
A. 公正原则、平等原则
C. 平等原则、竞争原则
34. 阅警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接受检阅为形式,充分展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
B. 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战斗力
D. 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A. 政治建警
C. 科教建警
36.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其中"四统一"的内容是( )。
B. 统一训练标准、统一勤务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
D. 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
A. 记过
C. 降低警衔
38. 人民警察因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还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 )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B. 30天
D. 60天
A. 公安院校的教师
C. 司法警察
40. 盘问检查权属于( )。
B. 治安行政处罚权
D. 治安行政强制权
A. 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
C. 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群防群治组织
42. 警察是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当今世界( )。
B. 只有较大的国家才有自己的警察
D. 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甚至没有军队,但都有自己的警察
A. 1898年
C. 1905年
44.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要求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自觉承担( )。
B. 守护、巡逻义务
D. 技术防范义务
A. 督察警察
C. 检察机关
46. 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 )。
B. 政治条件
D. 经济条件
A. 主力军
C. 辅助力量
48. 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前提是( )。
B. 及时
D. 依法
A. 监督效果
C. 监督时限
50.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
B. 3年
D. 6个月
51.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事由的是( )。
A. 对行政处分不服的
B. 认为公安机关发布的决定、命令违法的
C. 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的
D. 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52.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不服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应由( )受理。
A. 国家权力机关
B. 行政监察机关
C. 检察机关
D. 上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
53. 公安执法监督是( )授权的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A. 国家
B. 法律
C. 行政机关
D. 公安机关
54.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 )审理,依法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检查机关
D. 上一级行政机关
55.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可以构成公安刑事赔偿事由的是( )。
A. 刑讯逼供造成损害结果的
B. 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的
C. 违法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
D. 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的
56.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 )担任。
A. 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
B. 同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
C. 同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
D. 同级国家行政机关特派员
57. 为了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专门作出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 )。
A. 警民联系制度
B. 公示、公告制度
C. 警务公开制度
D. 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58. 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 )的强制措施。
A. 不离开住处
B. 不离开指定的居所
C. 不会见他人
D. 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59.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是( ),在本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负责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
A.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主管部门
B.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领导部门
C. 公安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
D. 公安内部执法监督领导部门
60. 拘传的适用对象为( )。
A. 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 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 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D. 所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61.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应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 )的方法抓捕归案。
A. 拘传
B. 拘留
C. 逮捕
D. 通缉
62. 某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为办案机关委托作出的鉴定结论有错误,可以( )。
A. 申请复议
B. 申请重新鉴定
C. 申诉
D. 提出上诉
63. 某县公安局在对一起杀人案侦查过程中,依法向当地检察院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按规定,该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的( )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A. 3日
B. 5日
C. 7日
D. 15日
64. 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超过( )。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D. 3年
65. 强制戒毒所( )戒毒人员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有关人员探访。
A. 应当允许
B. 特殊情况下允许
C. 一般不允许
D. 一般允许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