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军转申论热点:银行回归校园借贷
背景链接
2017年5月,随着多家国有银行宣称回归校园贷款业务,这个被"裸条"、高利贷等"玩坏"的行业,看似又回归了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与国有银行集体挺进校园贷不同的是,曾经在校园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日益减少。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乐见更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监管部门支持银行进校园,也体现了监管层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用户需求、社会价值的认可。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近年来校园贷"裸贷"、"骗贷"、"暴力催收"等恶性事件频发,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以规范校园贷,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很多校园贷平台迫于压力退出市场,两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返校园贷领域的。
校园贷平台贷款的低门槛、高额度诱导以及虚假宣传诱导了大学生在不同平台盲目的重复借款,其贷款的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的分期成本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从而深陷"高利贷"的泥潭。校园贷平台无序而野蛮的扩张,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冲击,造成了过度超前消费,这种变质的校园贷不仅扰乱了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在校生的身心健康。
校园贷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监管部门积极促成银行进入校园贷,为的是"引入良币驱逐劣币",引导校园贷良性发展。银行校园贷产品利率合理,同时在准入门槛、申请流程、授信额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银行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产品的利息低、操作规范、无隐形门槛等特点能够大大降低违约、坏账的发生概率,有效规避因借贷纠纷衍生的恶性事件,从而达到银行盈利和大学生受益双赢的局面。
[对策措施]
首先银行回归校园贷款业务,要避免重演以前大学生信用卡的"卡奴"现象,还有待于银监会、银行、高校、学生家庭各司其职,建立、完善既满足学生贷款需求又风险可控的学生贷款体系。
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增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家长和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增强节俭意识和自主奋斗意识,提高驾驭金钱的能力,同时要普及相关的法律和金融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资料来源:
长江网:金融机构回归,引导校园贷步入正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