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5军转干考试时政热点:北京昌平政府工作报告全文3

来源: 2016-04-12 22:54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过去一年,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部署,区政府系统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党性锻炼和作风历练。活动中,我们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方面意见,按时办复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96件、政协委员提案187件;认真梳理出"四风"突出问题32项、历史遗留问题38项、关系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202项,目前已立行立改24项、13项、152项;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19项;区政府会议、文件简报分别减少9%、8.6%;"三公"经费支出削减34.9%。

新的一年,我们要敬终如始,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以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为主线,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必须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加强与区政协的联系,努力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改进政府法制工作,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继续落实邀请群众代表列席政府会议等机制,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

必须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从严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固化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包镇、包村等机制,努力接足地气,尽心竭力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规模,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推进网络问政网络行政,广泛利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公众服务呼叫中心、非紧急救助热线等平台,积极打造24小时在线政府,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对驻昌央企、高校院所、驻军部队的协调服务,开创共赢发展新局面。

必须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进一步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实,切实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抓好公务员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培育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政风。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等行为的行政监察和究责问责,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持过紧日子,启动公车制度改革,确保"三公"经费零增长。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巩固反腐败高压态势,始终保持政府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新常态带来新机遇,新定位指引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谱发展新蓝图,共铸美好昌平梦,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努力奋斗!

 

 

相关名词解释

1."五管"工作机制。是区委、区政府围绕人口规模调控工作,创新建立的五个方面工作机制,具体指"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工作中,以"五管"为抓手,通过持续综合执法、强化督查问责、开展舆论宣传、促进末梢发力等综合措施,努力做到流动人口管理到每一个人,集体土地管理到每一块地,出租房屋管理到每一间房,集体经济管理到每一份合同,低端产业管理到每一个市场、每一间门脸房。

2."1+5+N"系列文件。是围绕人口规模调控工作,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总称,其中:"1"是指《昌平区2014年加强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5"是指"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5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N"是指《关于昌平区2014年集中开展违法群租房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昌平区2014年清理整治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昌平区2014年清理整治低端工业企业工作实施方案》等34个单项工作实施方案。

3.大健康产业联盟。全称为"中关村昌平园大健康产业联盟",由昌平区政府于2014年8月30日发起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区生命科学健康医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该联盟由中关村昌平园内以及与园区有密切合作关系的50多家核心企业及机构组成,包括5家国家级研究机构、3家跨国公司、5家上市公司、2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6家海外联络办公室、4家金融服务机构等。该联盟是由政府主导的、紧密连接各产业主体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统一平台,为各产业主体提供金融支持和产业资源支持,并为各产业主体与海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桥梁。

4.营改增。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北京市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为了平稳有序推进试点改革,北京市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对税制转换期内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扶持,财政扶持资金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负担。从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发行、播映服务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年6月1日起,电信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5.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2014年6月20日,北京市科委与昌平区政府签订了《共建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框架协议》。将依托昌平现有产业基础和空间资源,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的政策和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双方共同履行产业发展规划、传统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聚集等十个方面的合作事项,进一步提升昌平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聚集程度,为首都建设"科技北京"做出应有的贡献。

6.产业负面清单。是指2014年出台的《昌平区产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14-2015年)》,重点从土地利用、土地产出、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规范产业准入及管理,涉及12个门类、58个大类、204个中类、540个小类。重点将全面禁止采矿业、一般制造业等开办及新扩建,部分禁止农林牧渔业开办及新扩建,限制小型餐饮、住宿服务业和电子游艺、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开办及新扩建。

7.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是指按照《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公益、便民服务,通过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项目,优化服务网络,使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享受到便捷、便利的基本生活服务,实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不出社区的目标。

 

 

8.三网融合。是指充分利用空间地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服务管理机制,以整合资源为核心,推动社会服务网、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融合,实现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以及配套的社会服务资源统一纳入网格单元,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9."六型社区"。2011年8月30日召开的北京市社区建设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六型"社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是推动首都和谐社区建设开创新局面的突破点。会上下发了市民政局与首都文明办、首都综治办、市教委、市公安局等20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六型社区指导标准细则(试行)》等文件,涉及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

10.新农合"共保联办"。依据《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府鼓励"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方式、运行机制、承保范围和结算形式"。"共保"即政府与保险企业共同承担社保医疗责任,保险企业在相应的保险责任内自负盈亏,以风险保障的形式承担社保医疗的保险责任;"联办"即政府与保险企业共同管理经办社会基本医疗服务,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11.区域医疗联合体。是指根据《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京卫医字〔2013〕182号)等文件精神,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区域内,由三级、二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增强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改善患者看病就医的感受。2014年,我区制定了《昌平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4年7月24日,区卫生计生委组织了签约仪式,作为核心单位的昌平区医院与二级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家区属医疗机构正式签约,标志着昌平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建立。按照方案要求,预计到2016年将实现区域医疗联合体在区内的全覆盖。

13.P+R停车场。即ParkandRideSite,停车换乘停车场。是为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如地铁站等)衔接、收费低廉的停车场,通过低廉的停车费和便捷的换乘促成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方式的衔接,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交通换乘系统。

14.智慧社区。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生活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15.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可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根据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该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合作过程中,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