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军转干法律类模拟题36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2.某高校教师刘某因涉及抢劫罪被诉至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能担任刘某辩护人的是( )。
A.律师王某 B.某高校推荐的李某
C.在检察院担任检察官的刘某 D.刘某的朋友黄某
3.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第一法定继承人的是( )。
A.婚生子 B.非婚生子
C.办理收养手续的养子 D.没有抚养关系的继子
4.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对甲应以( )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损毁文物罪 B.倒卖文物罪
C.盗窃罪 D.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5.甲晚10点30分酒后驾车回家,车速每小时80公里,该路段限速60公里。为躲避乙逆向行驶的摩托车,将行人丙撞伤,丙因住院治疗花去10万元。关于丙的损害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应承担全部责任 B.乙应承担全部责任
C.甲、乙应承担按份责任 D.甲、乙应承担连带责任
6.张某外出,台风将至。邻居李某担心张某年久失修的房子被风刮倒,祸及自家,就雇人用几根木料支撑住张某的房子,但张某的房子仍然不敌台风,倒塌之际压死了李某养的数只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李某初衷是为自己,故不构成无因管理
B.房屋最终倒塌,未达管理效果,故无因管理不成立
C.李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
D.张某不需支付李某固房费用,但应赔偿房屋倒塌给李某造成的损失
7.某企业在其格式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在雇佣工作期间的伤残、患病、死亡,企业概不负责。如果员工已在该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条款仍然( )。
A.无效
B.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当事人双方有效
C.不一定有效
D.只对一方当事人有效
8.下列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法律关系的是( )。
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去赴约
C.甲因放暑假,将一台电脑寄放在乙家
D.甲家鱼塘之鱼跳入乙家鱼塘
9.正当防卫是指为了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下列行为中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张某长期欺负李某,经常让李某给他零用钱。李某左思右想,在随后的日子里随身携带匕首。当张某再次向李某索要零用钱时,李某坚决拒绝,张某愤怒之下对李某拳打脚踢,李某随后用匕首将张某刺伤
B.黎明夜间经过一个单位,发现赵某鬼鬼祟祟在单位后门口徘徊。黎明怀疑赵某有不轨行为,于是趁赵某不备,用木棒将其打晕
C.王明路过一个小胡同的时候,发现贾某正在对一女子行凶,若不制止,女子就有性命之忧。于是,王明随手捡起地上的砖头,打在贾某的后脑上。女子的生命得以保全,但贾某在送医途中死亡
D.孔亮回到宿舍时发现,同寝的张同学正在写一封针对辅导员老师的诬告信,孔亮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与张同学发生争执,动手将张同学打伤
10.一位人民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张张口,举举手",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C.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1.【答案】C。解析:《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人民陪审员,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以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是,上述人员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其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原则上,检察官不能担任辩护人,故C项为正确答案。
3.【答案】D。解析:《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故本题答案选D。
4.【答案】C。解析:对盗窃珍贵文物的,如果仅属窃取,应定盗窃罪;在盗窃过程中破坏珍贵文物、名胜古迹的,可以按盗窃罪或者破坏珍贵文物、名胜古迹罪中的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墓葬,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应以盗窃罪论处。故选C。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尚未出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而甲盗窃的是有珍贵文物编号且安放在古寺中的金佛的头,说明这尊金佛已经出土,不再属于古墓葬中尚未出土的文物。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D。解析:甲和乙对行人丙造成的损害都有过错,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对损害结果都有过错,而且不意思联系,双方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甲和乙应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本题答案选D。
6.【答案】C。解析:无因管理是指当事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法律事实。根据题目表述,邻居李某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张某加固房屋。虽然加固张某的房屋是为了保护自己房屋安全,但是客观上是为了张某的财产安全,属于为了他人的利益。无因管理是否成立与管理结果无关。只要管理人尽到一个正常人所能做到的管理且为他人利益,就构成法律上的无因管理。张某也应该支付管理人李某加固房屋所花费的必要费用,李某有权就管理过程中所受损害向张某请求赔偿。因此,本题答案是C。
7.【答案】A。解析:该格式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属于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该条款无效。因此,本题答案是A。
8.【答案】C。解析:A项甲拾得遗失物属于无权占有,不产生合同法律关系。B项属于好意施惠,不产生法律关系。C项甲把电脑寄存在乙家,属于寄存合同,产生法律关系。D项甲家的鱼跳入乙家鱼塘,属于不当得利,不产生合同法律关系。因此,本题答案是C。
9.【答案】A。解析:根据正当防卫的定义,A项张某对李某拳打脚踢,已构成不法侵害,李某为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对其反抗属于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且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B项赵某只是在门口徘徊,没有不法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定义。C项虽然有贾某的不法行为和正在进行的要素,但是王明做出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超出了一定限度属于防卫过当。D项同C项超出必要限度。故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宪法赋予的,而非政府赋予,A项错误。人民代表也不是直接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主体。行使国家最高权力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是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本题答案是B。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