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4年军转干考试法律类模拟题多选题05

来源: 2016-06-26 16:49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代理种类有(  )。

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强制代理

3.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4.《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住所是指(  )。

A.公民户籍所在地 B.公民的经常居住地

C.公民的实际滞留地 D.公民的临时居所地

5.根据我国宪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土地。

A.侵占 B.买卖 C.使用 D.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

6.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7.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房屋滴水纠纷时,对有过错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  )。

A.排除妨碍 B.消除危险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的修改可以由(  )提议。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9.我国《民法通则》根据自然人不同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间歇性民事行为能力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D.无民事行为能力

10.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下列关于其阶级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

B.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C.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

D.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1.【答案】ABCD。解析:根据《宪法》第5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故本题答案为ABCD。

2.【答案】ABC。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民法作为私法,更多地提倡当事人的自治,尽可能减少国家的干预,强制代理违背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C。

3.【答案】ABCD。解析: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当然具有指引作用,但宪法的地位和内容,却决定了宪法的指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①就指引的行为主体而言,它既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②就指引的范围来说,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③就指引的效力来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④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故本题答案为ABCD。

4.【答案】AB。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5条的规定,公民的住所地为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故本题答案为AB。

5.【答案】ABD。解析:根据《宪法》第10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可见,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拥有土地使用权,C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D。

6.【答案】ABD。解析: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华法系"指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即: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自1978年以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后,初步建立起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比较二者的适用的时间可得C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D。

7.【答案】AD。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102条规定:处理相邻房屋滴水纠纷时,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故本题答案为AD。

8.【答案】AC。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故本题答案为AC。

9.【答案】ACD。解析:《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故本题答案为ACD。

10.【答案】ABCD。解析:宪法不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它只是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因此宪法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因此A选项正确。宪法作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B选项当选。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宪法,由于各种力量对比的情况不同,宪法的内容也会不尽相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当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变化时,必然影响宪法的变化。因此C、D也当选。故本题答案为ABCD。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