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军转干考试法律类模拟题多选题07
1.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
A.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社会主义法,权利与义务是( )。
A.相辅相成的 B.互相依存的 C.对等的 D.对立的
3.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A.国旗 B.国徽 C.首都 D.国歌
4.法律制裁手段包括(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5.不能做为证人的( )。
A.生理有缺陷影响正确表达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D.被告的辨护人
6.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抽象行政行为 B.民事仲裁行为
C.行政拘留 D.吊销许可证
7.国家法的渊源包括( )。
A.宪法 B.判例 C.法律解释 D.法律
8.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罪,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B.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C.非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应根据其情节轻重,适用本罪法定刑进行处罚
D.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应依间谍罪处罚,不适用本罪
9.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且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
C.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D.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10.不属于法律体系范畴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1.【答案】ABCD。解析: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据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决不允许另立标准。(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对于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维护法制的统一,正确适用法律,防止特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故本题答案为ABCD。
2.【答案】ABC。解析: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内容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的、是相互联系的,又都有严格的法律界线。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地作为和不作为,这是他的权利;但同时,不在法定范围外作为或不作为又是权利人的义务。同样,在法定范围内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是义务人的义务;对于超出法定范围的要求不予履行又是义务人的权利。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我们可以说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不是平等的。故本题答案为ABC。
3.【答案】ABCD。解析:《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第一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故答案为ABCD。
4.【答案】ABCD。解析: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故本题选ABCD。
5.【答案】AB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根据法律规定,AB不符合作为证人的要求,C项虽然是审判机关工作人员,但是如果知道案件情况,应当作证。证人是通过诉讼外的途径了解案情,具有亲历性,而且证人需要出庭接受询问和质证。而辩护人通常是在辩护过程中知悉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证人与辩护人的角色存在冲突,因此在同一案件中,一个人不能同时作为证人与被告人的辩护人。故答案选ABD。
6.【答案】AB。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根据法律规定,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故CD不选。抽象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故选A。民事仲裁属于民事范畴,故不得提起行政诉讼,所以,答案为AB。
7.【答案】ABCD。解析:法的渊源即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各种法律渊源在法律形式上的明确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法的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例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等。非正式渊源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却具有法律意义并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准则来源,主要有习惯、判例和政策等。AD属于法的正式渊源,B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C属于法的渊源,故答案选ABCD。
8.【答案】BC。解析:《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根据法律规定,本罪主观方面即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故A错误。且本罪要达到情节严重才能定罪,故B正确。非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根据规定酌情处罚,故C正确。第一百一十一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故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C。
9.【答案】BCD。解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根据法律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不要求为他人谋利益,故A错误。BCD正确。
10.【答案】ABCD。解析:选项ABCD全是法的渊源的内容,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故本题答案选ABC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