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
【时政热点】
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
【热点内容】
"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国企时谈到。国有企业是国之重器,改革成败关乎经济全局、民众利益,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路径何在,改革成败的标准又在何处?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习近平多次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声",不仅纠正了当前社会对于国企改革的一些错误认识,更为正确推进国企改革划定了红线、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标准。
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
日前,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习近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习近平就国企改革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具有鲜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引起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日前刊文指出,在国企改革从若干子方案全面深化至顶层总体设计的关键时刻,这"三个有利于"拨清了迷雾、校准了方位,更从战略高度回答了"为谁而改"--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应当说,这一重大判断内涵丰富,价值深远,是未来推进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根本指导。分析认为,"三个有利于"使改革者既有方向可依,又有路径可循,同时还能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对照解决问题。深刻把握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国企改革就不会出大问题,反而更有灵活性和自主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