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浙江军转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发展经济学第二阶段

来源: 2018-02-25 12:36

 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有下述的一些变化。

①更多地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S.H.海默(?~1974)和J.R.雷斯尼克试图用新古典学派理论去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市场敏感,研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农民的行为模式。M.P.托达罗(1942~ )和J.E.施蒂格利茨(1942~ )建立了各种模式,去解释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失业率很高而人口依然向城市流动的现象。A.O.克鲁格(1934~ )也力图用新古典学派的方法去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城市问题。

②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采用经验分析方法的学者可分两类:一类是S.库兹涅茨(1901~1985)、切纳里和I.阿德尔曼(1930~ )等人,他们以跨国家的同期统计资料分析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点,阿德尔曼特别注意一些非经济因素另一类如W.P.法尔康(1936~ )、J.R.贝尔曼(1940~)、刘遵义和P.A.约托波洛斯(1933~ )等,则以经济计量方法对早期理论进行"前提检验",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见。例如,他们证明了农民行为方式是有市场敏感性的,是与新古典学派最大化原则一致的,从而对双元结构模式的假设是否正确提出了疑问。

③较全面地注意到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发展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有畸重畸轻的缺点。因此,他们提出,过于侧重工业化的国家,应当重视工农业的平衡发展;过于强调重工业的国家,应注意轻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要纠正过去有时过于重视进口替代、有时过于重视出口鼓励的偏向,作到把出口鼓励和进口替代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生产结构上,不应停留在劳动密集的生产,而要适时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生产。

④进一步研究了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P.斯特里顿(1917~ )等提出,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即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不应当有过多的、不恰当的结构和技术变革以及资本支出,要注意采用减少消费和改进现有技术的比较简易的方法去提高生产率。这种看法称为"基本需要论"。另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B.希金斯(1912~ )等认为,基本需要论虽然重视基本福利,也着重考虑了穷国的特殊情况,但结构改革还是必要的。他们提出"一体化论",其中心思想是,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必须包括所有的投入,不只是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还有科学研究、教育和营养条件,从而在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中的每一阶段,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质量都可以提高。同时,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承认,早期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应当把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等都包括在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之中。

⑤一般的、统一的理论逐渐为特殊的、具体的分析所代替。由于发展中国家早期快速增长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感到,用统一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去指导各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应当根据各个国家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作具体的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赫希曼把这种统一理论逐渐失去作用的情况,叫做"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停滞"。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