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公共基础知识:浅谈政府信息公开
谈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不少考生很是头疼,一方面知识点较为繁多,另外一方面这个部门法离我们的生活很有距离感,知识点晦涩难懂,考生很难把握。为了方便考生备考将行政法中较为冷门的知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知识整理给大家,方便考生备考。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一)概念 1.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2.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掌握或者控制的信息拥有知情权,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予公开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向公众和当事人公开。 (二)政府信息的具体公开机关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公开的范围 1.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 2.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三、公开的程序 (一)依职权公开 1.依职权主动公开的范围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2.主动公开的方式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3.主动公开的期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1.申请形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申请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3.答复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四、年度报告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3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4.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5.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6.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