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

来源: 2020-02-24 18:5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具体表述因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自然领域:意识与物质

  社会领域: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领域学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唯物主义,也即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指的是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客观规律下人构成的社会是什么和如何发展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比如说冬天需要取暖就要从森林中获取树木,从地下获取煤炭矿藏,从自然中获取水源等。因此,我们说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2)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流动等一切与人口相关的因素。比如世界男女人口比例、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以及城镇化。有人及与人相关的活动社会生活才有意义,所以说,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重点:(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必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品,所以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我们学习了解了社会存在,那么接下来看看我们社会意识是什么样的:

  2.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比如美国电影向我们传达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等。从其构成方面来看:

  (1)根据主体不同划分为:个人意识:如个人的信仰;群体意识:如佛教。

  (2)根据社会意识层次不同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不成理论体系的社会意识,如某个地方的婚俗习惯、喜怒哀乐等感情。

  社会意识形态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形成理论体系的社会意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佛教等宗教。

  (3)根据是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划分: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如政治法律思想、佛教等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等,比如马哲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所以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是指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汉语、逻辑、心理等,在我国从上到下基本都说汉语,所以,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

  以上就是唯物史观基本问题的论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