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常识:声学
考试中,声学相关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我们就对声学的相关知识做一个详细的梳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声音是因为物质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是可以真空中传播的。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密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如声音的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再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声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也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则音调越高,反之,则越低。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的男高音和女高音,指的是音调,而不是指响度,也就是这些音乐人的声带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频率高。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够听到,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范围是20Hz-20k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kHz的叫超声波。中国古代有成语叫弦外之音,从声学来讲,弦外之音可以指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外,存在次声波和超声波。自然界中有非常多的次声波的现象,比如台风、地震、龙卷风、火山爆发等,人类可以监测次声波来预测自然灾害的到来。次声波还可以用来制造次声波武器,利用其频率和人体内器官振动频率相同而引起共振,破坏人体器官,进而杀死敌人。超声波的现象及应用也有很多,因为超声波频率大,波长短,所以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以用于测速、测距、碎石、杀菌消毒等。
2、响度。响度取决于物质振幅,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震耳欲聋指的是响度。
3、音色。不同物体的振动的波形是不同的,正如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物体振动的波形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物体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听其音而辨其人,还有,有些有经验的维修师傅,不需要打开坏掉的机器,通过敲打就可以大概的判断出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里利用的都是音色的独特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