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军转干申论文章写作范文:传承与创新—让历史重蕴生机

来源: 2020-04-17 18:30

  传承是对过往的怀念,是唐诗宋词的悠悠韵律,平仄相合;创新是对未来的期盼,是日新月异的高歌猛进,时代先河。前者固守,后者突破,两者看似站在了对立的两端,矛盾不可调和。但对于中华千年文明而言,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须知,文化之美在骨而不在皮,传承流转的光彩,突破体裁的桎梏方能让中国文化孕育光华。

传承精髓,是创新发展的前提。

费孝通老先生在自己的八十岁生日宴会上,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美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精准的判断,若是没有“文化自信”,没有对自身文化的清醒,那么在失去文化根基上做出的一切创新都是违背了自身实际情况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我们也有过成功的创新,但这不是“数典忘祖”,也不是“改弦更张”,是在不同语境下对同样的内涵传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海阔凭鱼跃”的大海是同一片让我们心生渺小之感的大海;“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与“丁香一样的颜色”同样是让我们心动的佳人……只有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才能在创新体裁与形式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与清醒,才能延续华夏文明的薪火。

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的归属。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发展本就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时代变迁的痕迹不只体现在斑驳的城墙遗址,也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体裁上留下了斧刻刀削。多少优秀的文化不是毁在船坚炮利,也不是毁在了人为的付诸一炬,而是再漫长的时光中,磨灭了光彩。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和中国书法是中国四大国粹,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但是时光成为了这些文化传承的最大挑战。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传统文化中的部分传承的确不符合现代的文化审美,不是其不优秀,而是现代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文化纵使再优秀,也需要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做出合理的阐释。唯有如此,人们才不会出现对“存天理灭人欲”的错误理解。

  文化是国之文化,民族之文化,更是人民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组织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的确,是因为人民对过去的光华充满了怀念,所以我们要传承那些过去的精华;人民对现代的精彩充满了期待,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承是为创新打牢根基,创新是为传承增添活力,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华文化才能凝聚自己的精神文化增长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