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历史文化常识: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二)
巢元方巢元方,隋代著名医学家。在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教育“太医署”,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规模宏大的官办医学教育。巢元方就曾任太医署的太医博士、太医令。同时在大业六年,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67门,1720论,是一本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书籍。在隋朝之前,我国古代的医书一般记录的是中国医药学方面的,没有专门记录疾病起源的书,而《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记录了许多疾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如寄生虫病、疥疮病、过敏等,为后来的医者了解疾病、治疗疾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
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因写了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千金要方》,亦称为《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除了个人成就外,孙思邈还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比如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历史上对于孙思邈的记载很多,比较有名和能体现其技艺高超的是悬丝诊脉。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有人向太宗推荐孙思邈,孙思邈召进了皇宫。由于在在封建社会,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孙思邈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也叫“悬丝诊脉”。这种诊脉方法一直在后来的医学上运用。
李时珍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但其中被我们最熟知的就是《本草纲目》,这本书也被后世称为“东方医药巨典”,也因此,李时珍被尊为“药圣”。
历史上关于李时珍有一个有趣的记载。一天,李时珍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久,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这被后人称为“死人诊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