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2014年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9
给定材料:
1.2012年4月10日20时30分左右,深圳罗湖、福田、龙岗部分片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不仅居民用电受影响,连商场、电影院、商务楼宇、甚至火车站也受到停电影响。整个停电过程持续近2小时,停电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实属罕见。
经过供电部门抢修,当日22时10分许,受影响区域恢复供电。对于此次事件,深圳供电局通过媒体再次向市民表示歉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次停电事件中,物业管理公司处理速度的不及时以及对应危机事件时表现出来的不专业,也深受部分业主的诟病。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高档小区,电梯设备已经十分完善,但是物管人员的应急能力还有待改善。
家住彩田村的刘小姐,当晚所在小区也遭遇了停电,但是幸运的是,该小区的电梯一直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电梯的电是从哪儿来的?""会不会上到一半就没电了?" 面对业主们的询问,小区物业一概无法解释,数十名业主只好"望梯兴叹",等到小区全部通电后,才敢乘坐电梯。
"他们不知道,谁能知道?我就纳闷了,作为物业管理方的一员,怎么能这么不专业?"刘小姐对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产生了质疑。
据深圳物业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李钊介绍,政府对物业管理公司突发危机的处理要求是有明文规定的。"每个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都会有应急预案,也有明确的程序、制度,但平时都锁在柜子里,不见天日。"
据他观察,在本次停电事件中,能表现出专业应急水平的物管公司不多。"停电事件给物管公司上了一课,很多公司平时不太重视应急演练,关键时候就慌了手脚。"
李钊表示,几乎每次停电,都会有电梯困人现象,尤其是部分老社区硬件设施落后,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些地方的物管水平尤其需要改善。
记者观察发现,在此次停电事件中,从8时30分起,就陆续有网友通过微博,发布停电动态信息。之后的1个多小时里,关于停电的原因猜测不断,但官方一直没有通过网络公布最近消息。
在当晚22时01分,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组负责人罗忠政,通过名为"黔龙爷"的微博账号,公布了停电大致原因,"初步确定是龙岗一座50万千伏变电站出现设备故障,供电部门正在全力排查抢修,供电陆续恢复中。"
这一带有官方性质的回复,数十分钟内被转发480余次,此后该微博又陆续跟进最新动态,直至次日凌晨1时。
记者看到该微博上,还发布了一条"停电事件发布的反思",博主梳理了此次信息公开期间,留下的几处"败笔",如"将500千伏写成50万千伏"、"应该删除供电局领导前往现场之类的话"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应请当事主体供电局直接发布为宜"。
记者发现,当晚停电时间发生在20时30分许,检修工作很快开始,但是一线负责单位深圳市供电局,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对该事件作出任何表态。罗忠政告诉记者,当时他请示了上级,预备发布相关信息,之后就联系到深圳供电局,但当时对方还没意识到须做信息公开处理。
罗忠政介绍,按照深圳公职部门新闻信息发布工作办法规定,处理突发事件,应在应急响应启动后的120分钟内,发布基本信息,"边处置边发布",不过很多单位往往是"重处理、轻发布"。
"让公众了解突发事件,是和解决事情本身同样重要的,发布信息是对公众情绪的安抚,如果没有权威信息,他就会猜疑、恐慌,甚至制造谣言。" 罗忠政说。记者浏览深圳供电局官方微博上发现,直至当日22时49分,该微博终于公布了第一条进展信息,此后又陆续公布两条,并且连续三次向公众表达歉意。
2.2月14日,广东省环保厅在环保厅网站公布了广东省环境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在化工、石化、制药三大行业中,广东拥有的具有较大环境风险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这些企业靠近城镇和水源地,威胁居民环境安全。要能成功处置威胁,广东环保部门环境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征求意见稿显示,目前广东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威胁。广东全省化工、石化、制药三大行业中,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3672家,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占全国总数量的8.4%。这些企业大多靠近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作为饮用水源的江河,威胁环境安全。
同时,广东纳入2010年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排查专项行动的1300家企业中,20%的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纳入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1700家企业中,15%的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237座尾矿库中有47座应该取缔关闭,但尚未关闭,不少尾矿库近距离内有大量居民和重要设施,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省环保厅在征求意见稿中表示,目前广东环境应急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环境管理发展需求。重大危险源、重金属等特殊污染因子的监控监测技术能力缺乏,不能满足环境应急预警预报的要求,对多种环境基体不同污染物应急监测和分析的科技水平薄弱,严重滞后于应急管理需求,"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亟需完善"。
3.2012年7月21日,一场暴雨袭击京城,这场被定义为"61年来最大"的雨将整个北京变为一片泽国。20多个小时里,37人死亡,63处严重积水,8万人被困首都机场,整个京城几乎陷入瘫痪。去年6月23日大雨突袭京城后人群滞留、交通停滞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此次突降的暴雨又再次拷问了这个城市的应急能力。
此次暴雨中,北京环卫工人死守开盖的窖井,去年行人在暴雨中被冲入窖井的事故没有重现,7000多名交警上街疏导交通,都表明北京官方有相应的准备。而北京市民,也在此次暴雨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对于这场大雨,气象专家称并非突如其来,北京市气象台不仅提前两天发布了预报,当天更是连续发出五个气象预警。
当天9:30,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第一次气象预警,当时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4时,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上升到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4:20,发布雷电黄色预警;15:30,再次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8:30,预警信号再次提高,升到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2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据了解,一天之内将暴雨预警等级从蓝色直升至橙色,这是自2005年北京市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首次,而且是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
然而对于一路升级的警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机采访的普通北京市民中,有8人表示毫不知情,仅有2人表示从当天的报纸上有所获悉,但仍不知道不同颜色的预警各是何意思。
不少市民说,如果预先知道天气状况,就不会出门了。一位刘姓男子对本报记者称,他从手机报上获悉这天有雷电天气,但因为一向怀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便没有在意。
尽管暴雨预报、预警机制都已建立,应急预案也都已制定,但市民大多知之不详,遇到紧急情只能被动应对。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研究员陈元龙表示,预警若没能让市民获知,就不能算是成功的预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