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2014年江西军转干考试政治类模拟题多选题01(2)
1.【答案】BD。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本题答案选BD。
2.【答案】AC。解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有:(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这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供求总量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发展的最基本的平衡。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对价格间接调控;(4)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选项BD本身说法有误,故本题答案选AC。
3.【答案】ABCD。解析: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故本题答案选ABCD。
4.【答案】BCD。解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本题答案选BCD。
5.【答案】BC。解析: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关键在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故本题答案选BC。
6.【答案】ABCD。解析:A是说"有"和"无"、"难"和"易"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是说天地万物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C是说没有对立面的存在,就没有统一体;D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以上各项都包含了辩证法的思想,故本题答案选ABCD。
7.【答案】AC。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B说法错误,排除;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关系不大。故本题答案选AC。
8.【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观点,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孙中山先生主张"知易行难"之说,明确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的论断,这种行先知后、由行致知的思想,是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中的唯物主义内容。孙中山在肯定行先知后的同时,提出"以行而求知","因已知而更进于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与"知"的辩证关系。B项"知行合一"是明朝唯心主义思想家王阳明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CD。
9.【答案】AB。解析: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而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本题答案选AB。
10.【答案】AB。解析:防患于未然体现出因果联系的哲学原理。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是客观事物、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因而是客观的;因果联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过程中,因而是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可以使人们通过分析果来预见因,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这就是防患于未然的哲学原理,所以AB项正确。C项错误,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E项错误,联系是客观的,正确认识因果联系,有利于减轻损失,但并非就一定可以避免灾害。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