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物学10.3突触传递
第三节突触传递
一、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便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内。突触小体内Ca2+的增加可促使小体内的囊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并将囊泡内的神经递质以出胞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其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产生突触后电位,改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完成了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如果是兴奋性突触,则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促使Na+内流,使后膜内电位上升,形成局部去极化。其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经过总和而产生动作电位,使后膜兴奋。这种发生的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Cl-的通透性,引起Cl-内流,使原有的膜电位增大,发生局部超极化,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四、突触传递的特点
(一)单向传布
(二)中枢延搁(突触延搁)
(三)总和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五)后放(后发放、后放电)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