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诊断学3.3皮肤与黏膜

来源: 2017-10-18 10:59

   第三节皮肤与黏膜

  皮肤病变表现在颜色、弹性、温度的改变,以及有无皮疹、出血点、溃疡、瘢痕等方面。它可以是局部病变,也可是全身的;既反映皮肤本身疾病,也往往是全身各系统疾病表现的一部分。  一、皮疹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皮疹的种类很多,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所致的过敏反应等。不同疾病的皮疹形态及出现规律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检查时应注意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与消退的时间、皮疹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退色、是否隆起、有无脱屑等。常见的皮疹有下列几种:  1.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而不隆起的皮疹称斑疹,见于丹毒、多形性红斑、色素斑、白斑、.出血斑压之不褪色称紫癜。 
3.丘疹局部发红,为较小实质性隆起皮肤,见于麻疹、猩红热及药疹。丘疹内含液体发展而成水痘。水痘化脓成为脓疱,周围有红晕。 
5.荨麻疹又称风疹团,高出皮肤,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常伴瘙痒和烧灼感,是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二、出血点与紫癜 
  皮肤或黏膜下出血是常见的皮肤病变,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  1.出血点出血直径小于2mm者; 
3.瘀斑出血直径5ram以上者; 
皮肤黏膜出血见于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严重感染(败血症、流脑)、维生素C缺乏或创伤。 
三、蜘蛛痣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蜘蛛痣系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为蜘蛛痣。多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蜘蛛痣的大小不等,直径可由帽针头大至数毫米以上。检查时,用柴杆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出现蜘蛛痣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同时出现多数蜘蛛痣者,常见于肝炎或肝硬化病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拼团课程更多+
热门排行
  • 长理培训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资讯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 长理培训
  • 加入QQ群一起来考国网!
    QQ群号:223940140
    点击进入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