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第六章考点二

来源: 2017-10-18 11:24

  考点二:课程的类型。 
  例6(2004年统考试题) 
  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答案】C 
  例7(2005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含义。 
  【参考答案】学科课程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中分化出学科,从中选择学习内容,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按固定学时教学的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是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以儿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式。 
  例8(2007年统考试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以"做中学"为基本教学方法的课程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技能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B 
  【错误防范】这里的三个选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是三种课程类型,其中"核心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作为考生,在课程类型这一部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科课程的定义和优缺点(当简答题准备),即学科课程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中分化出学科,从中选择学习内容,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按固定学时教学的课程。学科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传承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不足是对学生兴趣考虑不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活动课程的定义和优缺点(当简答题准备),即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它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以儿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式。活动课程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它忽视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导致"儿童中心主义",因此,知识质量难以保证。 
  例9(2008年统考试题) 
  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  )。 
  A.物质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心理性隐性课程 
  D.活动性隐性课程 
  【答案】C 
  【解析】请考生首先要记住隐性课程分为三类: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心理性隐性课程。其次,了解书中每类课程所包含的内容。 
  例10(2010年统考试题)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答案】A 
  例11(2011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课程都是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 
  【答案】错误。 
  课程既包括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程,也包括课程计划之外的课程,比如:学校的环境、校风、师生关系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课程,也属于课程的组成部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