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来源: 2019-02-02 20:08

 第四节 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一、藏族

 

()概述

 

藏族分布在中国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四省部分地区。现有人口628.2万。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族文字是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至今通用。

 

藏族以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适应严酷气候的牦牛和藏绵羊是主要的畜牧对象,牦牛与黄牛杂交而产生的犏牛,因其性格温顺、产奶量高而深为藏民青睐。培育犏牛,种植青稞,是藏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特殊贡献。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和热贡艺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新》并称中国“三大史诗”。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与《格萨尔王传》,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锅庄

 

舞,又称为“果卓”“歌庄”等,因围着火塘举行而得名,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药、雪顿节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大都建筑于向阳高处坐北向南。一般是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形似碉堡,称碉房。楼房的下层多做仓库或牲畜圈,建有院落。二层为居室和卧室,屋里铺木板或坐垫。三层为佛堂和晒台。牧区则住帐篷,是用牦牛毛织成的,冬暖夏凉,移动方便。

 

藏族喜饮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爱吃牛奶制成的酸奶、奶渣等。藏族不吃奇蹄类畜肉(驴、马、骡肉等),大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藏族农区的主食是糌粑,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成面粉,用酥油或茶水拌食;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进餐时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短柄尖刀。

 

藏族男女都喜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藏袍,右襟系带,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所以长袖、宽腰、长裙、长靴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另外,藏族服装颜色以蓝色、白色为主,配置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头饰的质地有金、银雕镂器物和玉石、珊瑚、珍珠等,多为自然形状,是藏族服饰中的点睛之笔。

 

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还有独木舟和木制的船只,过河有铁索桥、溜索等。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土葬五种。

 

在藏族的礼俗中,欢迎亲友互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哈达种类繁多,质地、规格,颜色等也不一样,通常以白色为主。现在,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称敬哈达,应低头躬身,双手捧献给对方手里;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称赐给哈达,接受人应低头躬身,让上级或长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平级、平辈称互赠哈达,献哈达给对方手上即可。对方接受后应回赠一条哈达。藏族佛教徒遇到寺院、嘛尼堆、佛塔等佛教设施,都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

 

藏族的节日很多,一年中的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采花节、望果节、赛马节等。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雪”藏语为酸奶子,“顿”藏语为宴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等地藏区。每年藏历七月初一举行,连续4~5天。雪顿节最初是一种纯宗教的活动,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们施舍酸奶子和喇嘛们纵情游玩的节日。l7世纪中叶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节日期间,各地藏剧团云集拉萨市,先在哲蚌寺,后至罗布林卡,轮流上演传统藏戏。人们身穿节日盛装,会集罗布林卡,看戏饮酒,唱歌跳舞,摆摊设棚。串帷幕做客,主客祝酒,并唱祝酒歌,一直到傍晚才离开罗布林卡回家。

 

望果节,又称旺果节。“望”藏语指田地,“果”指转圈,即转地头。望果节是藏族人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在每年秋收前夕择吉日举行。为期13天。此节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由捧香炉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僧侣举着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后面是随手拿青稞穗和麦穗的村民。绕圈后,把谷物插在谷仓或神龛上,祈求好收成。接着便进行竞技式的比赛,有角斗、斗剑、耍梭镖等项目。最后集体唱歌跳舞。

 

藏族敬酒敬茶有特殊习俗。到藏旗人家里去做客,主人便会敬上青稞酒。客人必须先用右手无名指蘸一点酒,配合大拇指弹向空中、半空和地面各一次,意思足先祭天、祭地、祭祖先。然后要遵循“三口一杯”的规矩,即客人轻呷一口酒,主人立即斟满,如此反复三次后,客人再喝干满杯酒。主人敬酥油茶时,会把茶碗捧到客人的面前,这时客人才可以接过来喝。客人不能主动去端茶。

 

藏族禁忌有:藏族将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物视为圣物,忌别人随便触摸;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等。做奶制品的家具上不能放别的东西,接羔犊季节非亲属不能进入帐篷,拴牲口的地方忌大小便。忌吃狗、驴、马肉,忌吃尖嘴动物的肉、有爪动物的肉及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肉;忌讳用脚蹬踩灶台或坐于灶台上;平时点火时,忌烧猪粪、狗粪或旧鞋、破布等不洁之物;忌把骨头扔于火中;忌讳用有裂缝或豁口的碗、碟等器皿待客,互不熟悉的男女忌讳在一个碗内揉糌粑和吃糌粑;饮食用的碗和茶具忌扣着放置;忌讳当着当事人的面谈及其婚事;忌男女混坐,男女人室后男坐左、女坐右。就座时忌双脚伸直、脚底朝人;忌讳在家中吹口哨、拍巴掌;扫地时忌讳直接从对方手中接过扫帚,亲人出门后忌讳马上扫地。家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忌生人来访;忌讳别人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夸奖。

 

二、彝族

 

()概述

 

彝族主要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现有人口约871.4万。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经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

 

彝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手工业制作也较为发达。

 

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此外,佛教传人彝族地区的历史比较长,清初道教在一些彝区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先后传人彝区。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气象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阿诗玛》是彝族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享有盛誉的云南白药即为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所创。彝族的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阿诗玛、火把节等。

 

()民俗

 

彝族的住房大多是木结构,低矮,无窗。房内一般隔成三间,中间为堂屋,内用三块石头支成火塘,塘内生火煮饭、取暖,旁铺篾席,为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左边隔一内室,内置术柜等家具。有的还在住房的一端构筑高耸的碉楼,是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院落都建有围墙。

 

彝族主食主要有玉米、养麦、大小麦、洋芋等,稻米很少。口味上爱好酸、辣。喜吃托托肉(彝族的特色菜肴)、饮转转酒,故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忌吃蒜。

 

彝族服饰各地风格不同,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在凉山地区,男女都穿右斜襟窄袖贴身镶边上衣,男子下着长裤,女子下着长百褶裙。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英雄结”。男子以无须为美,左耳戴大耳珠,珠下缀丝线流苏。女子也包黑色的头帕,中、青年女子头覆绣花瓦式方帕,压以发辫;还喜戴耳环,在领口别上银排花。外出时男女都穿披风,形如斗篷,下端缀以长穗,长可及膝,用羊毛线织成,多为黑色。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彝族年和火把节等。

 

火把节是彝、白、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等彝语支民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各地节期不一,云南省彝族、白族等民族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节期37天。节日活动内容有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每户都要杀鸡在田头祭“田公地母”,并燃点火把挨户巡行,边走边向火把上撒松香,认为可以”送祟”。白天,杀猪宰牛,饮酒欢聚,并进行赛马、赛歌、斗牛、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活动。节日当晚男女老少燃松木火把奔驰田间。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彝族的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有“抢婚”之俗。

 

彝族的禁忌有:彝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蓬头发,这是他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手触摸。彝族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祭祀时忌外人观看。彝族人宰杀家禽、家畜时,忌外人在场。忌外人骑马进彝族寨子,到寨门的竹篱笆前必须下马。到彝族家里做客,要坐在火塘的上方或右方,忌用脚踏三脚架,忌掏挖火灰,尤忌在其中挖洞。彝族人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喝酒也要少喝一点,以表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但是彝族人忌把款待客人的食品带走,认为带走这种食品是不讲义气。

 

三、苗族

 

()概述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海南省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贵州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自治州最为集中。现有人口约942.6万。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原无统一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拼音文字,并通用汉文。苗族有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和川黔滇方言。

 

苗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此外还经营畜牧业、纺织业以及喂猪、养鱼等家庭副业。

 

苗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苗族所独有的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常用歌舞表达情感。情歌、酒歌享有盛名,“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意、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芦笙舞是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芦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苗族青年男女婚恋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苗族的芦笙舞、苗绣、蜡染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神鬼,供奉祖先,崇拜自然。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少数苗族群众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民俗

 

苗族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住房一般为木制平房或楼房,楼房多为吊脚楼。

 

黔东南、黔南、湘西、广西大苗山及湖北、海南岛等地苗族大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红薯、小麦为辅;滇东北、黔西北、川南等地苗族,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食。苗族喜食酸辣味,酸菜、酸汤、酸辣子长年不断;酸猪肉、酸鸡、酸鸭子味道鲜美。饮酒是普遍的嗜好,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苗族普遍喜吃糯食,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都要舂糯米粑粑,蒸糯米饭。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分鸡心”是苗族的交友礼节,吃饭时把鸡心、鸭心夹给客人,以表示希望与其交友的意愿。

 

各地苗族服装有不同特点。男装简朴,一般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两大类,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腿上多缠裹腿。女装为右衽大襟或胸前交叉式两大类,每类又有众多的样式和盛便装之分,下着宽脚长裤。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式各样的包头帕,包成尖顶或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黔东南的苗族妇女服饰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称为“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独具特色。苗族妇女以银饰为主,分为头饰、颈饰、胸饰;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

 

苗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节日

 

芦笙节是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和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分别在凯里市舟溪和黄平县谷陇举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芦笙节。节日里苗族人民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因此得名。芦笙节的话动还有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比赛。青年男女在一起对歌,增进互相了解,建立友谊和爱情。

 

苗族的禁忌有:苗族人不吃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屋里煮蛇肉。险恶环境中忌嬉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忌在家里或夜间打口哨。

 

四、纳西族

 

()概述

 

纳西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三省区相邻的地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滇川间的泸沽湖畔。现有人口约32.6万。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

 

纳西族普遍信仰崇拜多神的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东巴教保存下了用东巴文和哥巴文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之多,是闻名世界的古文字资料。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即大研镇)、《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东巴音乐、东巴舞蹈和东巴画、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等。纳西族文化在保持本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还吸收了汉藏白等民族的文化营养。

 

纳西族社会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元朝以来,丽江古城区的纳西族接受了汉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后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泸沽湖畔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境内的纳西族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保持母系氏族家庭对偶婚姻残余。

 

()民俗

 

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土木瓦结构,普遍采用“三房一照壁”的形式,正房较高偏房略低;山区民居多系木楞房,上盖石片。

 

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在宁蒗地区纳西人喜食青稞,喜喝酒、饮浓茶,吃酸、辣、甜味食品;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鱼干,是纳西族的特色食品。

 

纳西族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穿黑色。丽江纳西族妇女服装具有民族特色,上身穿宽腰大袖大褂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百褶围裙,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衣料多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披肩过去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代表日、月,背上并排缀着七个小圆布圈,垂穗七对,用丝线绣成各种图案,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人如蜂似蝶的奔忙,以辛勤的劳动换取甜蜜的生活。宁蒗一带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百褶裙,背披羊皮,青布包头,以梳粗大辫子为美,用牦牛尾或线做假辫,喜欢系腰带。

 

纳西族人因居住地区不同,婚姻习俗各有特点:主要聚居区丽江市古城区等地已经是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部分地区却仍有古代多种婚姻家庭形态的残余。例如,居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阿夏…阿注”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形式。所谓“阿夏”“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伴侣”“情人”的意思。阿注婚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夜间到相好的女子家里过偶居生活,次日黎明返回自己的母亲家里;所以也称“走婚”。男女彼此不算夫妻,而以阿注相称,所生子女归女方,男子不承担任何义务;男女双方均保持另交阿注和拒绝对方的自由,婚姻关系很不稳定;目前家庭形态仍以母系为主,但出现了向父系家庭过渡的现象。

 

云南省丽江地区已以土葬为主;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原中甸县)三坝一带火葬土葬并存;泸沽湖地区仍保留火葬古俗,且有以母系氏族为单位的公共墓地。

 

纳西族有跟汉族大体相同的春节、清明、端阳、中秋等节日,但是节日活动内容不尽相同;也有与彝族、白族相似的火把节;更有本民族独特的传统节日,如三朵节等。

 

三朵节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第一个羊日,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和各地三朵阁举行隆重祭拜活动,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19868月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今古城区)决定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拜三朵活动的三朵节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

 

纳西族的禁忌:有的地方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到主人家里不能将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忌触动大门两旁所立的石头“门神”,忌手摸横在门上放的束有鸡毛草绳的松木叉“代口神”;忌乱砍伐“神树”;不能蹬踏架锅做饭用的三脚架,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进屋后不能靠神位就座,最好坐在灶下方或周围;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

 

五、白族

 

()概述

 

白族现有人口约193. 3万,其中8070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昆明市、玉溪市元江啥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等地方。

 

白族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白族有大理、剑川、怒江三个方言,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

 

白族人民大都信仰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道教。奉祀“本主”(保护神)是白族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柑橘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商业、手工业也较为发达。

 

白族在历法、天文、气象、医学、建筑、雕刻、绘画、史学和文学艺术诸方面,均有相当辉煌的创造和成就,大理古城、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钟山石窟、鸡足山建筑群等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特点。《望夫云》 《美人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霸王鞭、八角鼓舞是白族民间最普遍的舞蹈,多在喜庆节日中举行。白族的扎染技艺与绕三灵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白族平坝区住房多为瓦房,布局一般多为“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茅草房;高寒地区则是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用横木垛成。

 

白族多居平坝,主食稻米和小麦;山区则以玉米、养子、土豆等为主粮。蔬菜品种多样,烹调技术较高,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有弓鱼、猪肝鲊、油鸡、螺蛳酱等名产,各地都爱用糯米酿造白酒,大米制造饵块、饵丝,有些地方还制作蜜饯、雕梅和苍山雪炖甜梅。白族菜最负盛名的是“砂锅弓鱼”,已成为大理一带宴席佳肴。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礼仪。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领褂。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丝绒短褂或红色坎肩,下着蓝布宽裤,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已婚者绾髻,未婚者垂辫或盘辫于顶。脚穿绣花鞋,一般都佩戴银饰。

 

白族的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春节等。

 

三月街,又称“观音街~观音市”,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街期和传统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起,在点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为期5~7天。相传唐永徽年间(650-655)观音菩萨于三月十五来到中和峰下,开辟大理地区,或说这一天在此讲经升天。因此每年这天,崇信者们礼拜诵经,祭祀观音,后逐渐发展成为物资交流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当地白族人民及附近汉、彝、纳西、藏、傈僳、回等族人民都纷纷参加的传统盛会。会期中,街上人山人海,摆满各种货物供人选购,有农具、骡马、日用品及山货、药材、毛皮等。其中白族人民的大理石制品、刺绣、草帽等最具特色。还举行传统的赛马等文体活动。

 

白族有不少禁忌:白族在待客时,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所谓“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农历七月十五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火把节的晚上,岳父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

 

六、傣族

 

()概述

 

傣族与壮族、水族、布依族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源于古代的“百越”,他们以“断发文身”为共同习俗。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足迹远涉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国内现有人口约126.1万。

 

傣文是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傣族普遍信奉上座部佛教。佛教对傣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十分明显。

 

傣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体系。傣族地区的“普洱茶”中外驰名,橡胶等砸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较快,水果品种丰富。

 

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民间文艺活动十分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和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流传最广的男子舞蹈。傣族的孔雀舞、泼水节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傣族大多住于平坝,村寨临江畔湖。住宅建筑以西双版纳最具特色,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自成院落。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登上竹楼,外有走廊、晒台。室内分为两半,外半为客室,内半为卧室。内室一间,一家数代分铺同宿。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

 

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德宏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食糯米。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滔,喜嚼槟榔。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以青苔人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傣族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西双版纳妇女服饰艳丽,上着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为花长筒裙;结发于顶,插梳子或顶花头巾。外出时喜挎自织的筒帕,撑平骨花伞,成为傣族妇女的代表性装饰。

 

傣族青年婚前社交自由。晚上吹葫芦笙串姑娘、“串寨子”和傣历新年“丢包”等都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但缔结婚姻还要托媒说亲。傣族还流行招赘婚。

 

傣族有镶牙套、染齿和文身的习俗。

 

傣族的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又称“浴佛节”,是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西部和南部。它源于印度,后随佛教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人中国。另据传说,泼水活动最初是为洗去为人间谋福利而用计杀死魔王的七位妇女身上的污血而进行的。泼水节在阳历四月中旬举行,为期一般3~5天。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清晨,青年男女上山采摘山花和树枝制成花房,连同供品抬到佛寺,并在佛寺院中堆沙造塔三五座,塔尖插几根缠有彩色纸条的竹枝,然后围塔而坐,听佛爷诵经,有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中午时担清水浴佛。礼毕后,青年男女到寺外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人们常因被泼得全身湿透而兴高采烈,以为吉祥如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丢包、放高升、点孔明灯及歌舞等活动。

 

傣族禁忌有:傣族寨门附近的“寨神庙”平时忌进去;寨心忌坐也忌脚踏或拴马;“神树”忌砍伐忌拴马,忌移动或触弄“神树”下送鬼的鬼匾、鬼盘、鬼台、竹竿等祭品。每寨都有佛寺,进寺要脱鞋袜,妇女进佛寺忌任意走动,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忌触摸神像及法器,忌摸小和尚的头顶。骑马进村寨在寨门前要下马。忌骑马进寨;祭寨时忌外人进寨,寨里的人出来也必须等祭寨完毕。进入傣族住房时,到楼口要脱鞋,进门后忌用脚跺楼板,房子内的中柱楼上端忌挂东西和用背靠,楼下端忌拴马,忌从家中火塘上面跨过,忌别人移动或抬起火塘上的三脚架,忌客人进卧室,忌头朝向主人家内室睡觉,忌在傣族家中剪指甲,忌在室内吹口哨和玩响乐器,忌从妇女脚上跨过或触摸妇女头上的发髻,忌女招待男客、男招待女客。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