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文凭光芒不再 海待增多引留学价值讨论
“留学可以使我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不仅可以增加阅历,提高见识,对自己的后代教育也会有很大帮助。”一年前,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诺敏到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中国这个重视教育的传统国家里,国人有这种看法一点也不稀奇。再加上国内大学扩招后,生源质量和教师质量都有所下滑,这使得国内大学教育美誉度大幅下降,客观上也刺激了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需求。”金吉列留学呼和浩特分校加拿大业务部经理党一鸣分析。
党一鸣告诉记者,目前我区的留学生人数正逐年上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呼包鄂地区。从数据上来看,以前出国留学读研学生较多,现在出国读本科、高中则增长势头强劲,现在读硕士与高中、本科人数已各占50%。“现在都有不少家长咨询小学留学事宜,而更多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选择出国留学。”同时,不少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也会选择出国留学,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体验生活,提升价值。
与此同时,“留学热”正在从中高收入家庭向中低收入家庭蔓延。数据显示,2009年以前,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留学生仅有2%,而到了2010年年底,这一比例飙升至34%。留学成本对于寒门家庭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难补的窟窿。
耐人寻味的是,传统留学目的地美国、欧洲等国的经济增长乏力,很多学业有成的留学生无法在国外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回国,而国内近年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使得招聘留学生的职位大幅下滑,双重夹击之下,很多海归成了海待。
纵观来看,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精英留学相比,如今的海外留学经历已经不再引人随着海外学习成本的攀升与国内求职薪水的低微形成越发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不少当初倾其一生积蓄送孩子远赴海外求学家庭的思考,这样的一笔投资真的值得吗?
海待现象此起彼伏
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第一批留学生,一旦“海归”而来,立即就会被荣誉、职场、职位、住宅、汽车等包围起来。而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大部分“海归”已经不再被人们贴上精英的标签。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8%和29.53%。2013年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归国留学人员最多的一年,而2008年时,当年留学回国人员不足7万人,仅为2013年的两成左右。
留学生的“归国潮”与700多万国内高校毕业生,一起涌向就业市场。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归国的海归中,进入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仅有17.5%。超过七成的海归,最终在私企就业,其中相当数量的海归栖身于小公司。而在全体海归中,对工作满意者不足两成。
采访中,一家呼和浩特国企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曾招入过海归,“但大多干了几年就走了,留下来的也不太安分。留学的和国内大学生在观念上有很多不同,前者想法特别多,真正做事情时却‘眼高手低’。”
据了解,去美国留学,一年学费大概30万元左右,英国25万元,澳大利亚20万元,其它亚洲国家相对较少,一年也需要5-10万元,高费用并没有挡住一些家庭的留学热情,但回国后的就业现状似乎给部分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
此外,由于多年在外,留学生回国后,在人脉资源上也出现了“短路”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海归在日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交圈的扩展。而出国留学这场豪赌,除了金钱成本,以及越来越逊色的留学文凭,留学的时间成本也不得不计算在内。
“出去了这么多年,回来一无所有,还不如趁早找个稳定的工作,国内同学大多在单位已有所作为,都在谈论车子、房子、孩子。”如今28岁的张琳从法国留学回来,和同学一比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可言,她觉得,这些年在外面吃的苦,并没有换来更多的回报。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