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该进入“无菌环境”还是“奉旨杀菌”3
处处碰壁让海归寄望“无菌”的类海外环境
在已经归国的华人生命科学领域,尽管管敏鑫的学术地位不比饶毅、施一公、王晓东、邓兴旺,以及同在浙江大学的管坤良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被解聘”的事件成为人们探讨海归生存状态的最新由头。
事实上,即便是这些学术界的大牛,其归国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管敏鑫折戟在担任院长的第3年任期上,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曾对外说:“回国头两年最苦闷、最艰难。”
“我没想过有人会在背后算计。”这句话成了他所言苦闷的一个注解。
相比之下,一街之隔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看上去似乎比饶毅顺利一些。
然而,业内人士对此有另一番解读:北大生科院是个“老人”扎堆儿的地方,而清华生科院虽然也是生物系这样一个本土人才聚集地,但其学院建制则是施一公来后才有的。
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海归是否只有在“无菌”环境下才能生存?
在管敏鑫解聘事件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新华是一个被“搅进来”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他所在的研究院虽然和管敏鑫的学院仅有一路之隔,却被认作是学术特区,“全部是新鲜血液”,他本人也曾对记者坦言,“如果在一个有老人的地方,做得可能还不如他(管敏鑫)”。
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不少海归心仪的去处,被认作是国内开展科学研究的“绝好成功尝试”,但在一些人眼中,其之所以成功恰恰在于它是体制外的“无菌”环境。
于是,有人大胆建议:学学深圳经济特区,在高校里建立若干个学术特区。
作为美国华人教授科学家学社负责人,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系主任孙贤和就曾呼吁打造“类海外”的学术体制和文化氛围。他说,科研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少数人推翻多数人现有结论或发现多数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和规律的一项工作,这就决定科研人员常常不自觉地挑战权威和与多数人在思维方式上的不一样,这些则是海外人士已经接受并擅长,但国内现有环境无法提供甚至有可能磨灭的一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