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海归与重返文化休克
尽管大部分的海归会在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中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世界性的文化属性,但是当海归再次回到祖国后,世界性文化属性的维系和保持也不断经受各种考验,也因此而变得困难重重。
在中国,对于归国者,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呼—海归,意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重返祖国的海归们往往会出现对自己本国的生活和文化的种种不适应和文化上的冲击感。如何让海归们更好地重新适应国内的环境,发挥自己的所学,成为了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查阅国外关于归国人员研究的文献,我们发现有一个词经常用以描述归国适应情况,即重返文化休克。
重返文化休克的概念是Scheuts在1944年最早提出的,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在海外多年的士兵返回本国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989年Uehara将重返文化休克形容为归国者回国后最初经历的心理困难,有时也伴随身体症状。2000年Gaw则将重返文化休克定义为归国者重新适应祖国的环境,重新融入母文化的过程。
总体看来,重返文化休克具有普遍性、潜伏性及危害性等特性。
1)普遍性:由于长时间在异国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经历,留学或者工作的人员通过日常生活、学术交流、闲暇娱乐等交际,早已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当地风俗习惯,甚至已经被外国的文化逐渐同化。于是,当留学人员归国后,又不可避免地再次受到这条“文化鸿沟”的影响。
2)潜伏性:调查访问过程中,很多海归提到不相信自己会遭遇重返文化休克,并且,也并未在回国之后立即产生“休克”反应。这和重返文化休克的发展周期有关。
3)危害性:留学归国人员在经受重返文化休克考验的时候,伴随着他们的往往是孤独、压抑、郁闷,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屡屡受挫。情绪长期无法得到正常的释放,为人处事的态度趋向消极,轻则影响发挥所学之长,重则导致心理疾病和情绪失常,更有甚者做出过激行为危害他人、伤害自己。
在受全球化高度影响的今天,文化和科技的创新已经逐渐模糊了地理上的国界。即便地理上的和物理上的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可以得到长期的维系,文化上的界限范围正在逐渐的消失。1997年,Clifford提出的“在路上的文化”,以及“世界性”的概念,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文化所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以及文化疆界日渐融合的现象。
“在路上的文化”阐释了国界不会成为约束文化交流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化逐渐削弱了某一国家的专属文化这一逻辑概念。因为当今在国际化的大潮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常有能力也有机会往返辗转于多个国家之间。
根据Clifford的理论架构,海归的文化属性便有了深层次的含义。这一有着留学经历和海外生活背景的群体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中间人。当海归出国留学的时候,他们把自己本国的文化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留学国家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受到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的洗礼,在再次回国生活工作的时候,这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便发生了。海归也因此成为了这种“在路上的文化”的承载者。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