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精细化运营探讨
当前,人们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特网的速度越来越快、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中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搜索引擎成为人们快捷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网络,查询任何用户需要的信息已经不再一种梦想。因此,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以及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馆藏资源服务模式的转变
1.1 传统以"拉"为主的资源服务模式
以前,用户使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个典型情境是:用户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查找什么资料,在图书馆正常的对外服务时间内来到图书馆,通过联机检索或者手工卡片检索的方式找到该资料的相关信息,填写借书单,由图书馆员找到相应的资料,提供给读者阅读。读者阅读完毕后,再将资料归还给图书馆。这是一个典型的"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发起借书动作,并驱动整个过程顺利完成的,一直是用户。用户需自己发现需求、自己查找信息、自己借阅、自己阅读、自己归还。这一过程的核心是用户将信息"拉"到自己身边的过程。这一切,看起来非常合理,因为除了用户自己,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他到底在研究什么课题?他到底需要什么资料?这种获取资源的方式,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运作的一直很好。
1.2 现代以"推"为主的资源服务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有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曾经一度显得尴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图书馆界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积极寻求转变,例如:"学科馆员"服务。所谓学科馆员,其实是一个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的桥梁。他们非常了解和熟悉馆藏资源,同时,他们也是某一学科方面的专家。在系统了解了该学科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具体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于馆藏的深入了解,能够将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资源提取出来,经过整合后,把这些高质量的资源"推"到用户面前。这是一个典型的"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和学科馆员沟通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和具体需求之外,用户并没有主动地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所有这些经过提取、分析、整合的资料,都是经由学科馆员整理后,"推"到读者面前的。
在这一推一拉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由被动等待、以资源为中心的响应式服务,到主动出击、以用户为中心的咨询型服务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能够有效地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 精细化运行概念阐述
在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除了学科馆员服务,图书馆还可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利用大数据更深地挖掘用户需求,更精确地描述用户需求,做到馆藏资源的"精细化运营"。
所谓"精细化运营",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无线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结合用户的阅读兴趣、研究方向,甚至实时信息(如地理位置等),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更加充分的挖掘,进而能够精准地将用户需要的资源,以最便捷方式,将资源推送到用户面前的一种服务方式。馆藏资源的"精细化运营"是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一种延伸,他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HJ1.4mm]
3 使用情境设想
某用户到野外进行地质考察,到了野外工作地点,用户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移动阅读器,启动"移动地质图书馆"客户端程序,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系统中。客户端程序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主服务器建立链接。用户验证通过之后,在取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客户端程序将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由移动终端中获取)自动传送到主系统。主系统收到用户的标识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后,到数据库中检索出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中包含该用户感兴趣的所有关键词、标签,以及该用户最近在地质图书馆查询系统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若干个检索词。然后再用这些检索词在数据库中检索相关资料,检索结果根据相关度排序后,动态生成检索结果,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用户终端设备。同时,系统将用户所在地的经纬度信息转化成地名信息,将此地名信息也作为一个关键的检索词在之前的搜索结果中再次进行检索,随后再将这次更加精确的检索结果以更高的优先级发送给用户。
这样,用户只是打开了自己的移动阅读设备,系统就自动根据他所处的地理位置,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兴趣为其进行检索,并将结果推送给用户。这个结果不仅受到用户预设的信息,如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关键词等影响,还受到他自己的查询检索行为的影响,如最近的查询频次最高的若干个词,同时,还能够与他的实时状态,即用户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联系在一起。可见,这个结果是通过多个维度的定义和描述筛选出来的,与用户在当时、当地需求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以上只是一个馆藏资源精细化运营的设想例子,但是,这个简单地使用情境却为图书馆描述了一幅馆藏资源自动化与精细化运营的美好蓝图。假如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让资源能够以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在最合适的时候,自动出现在最需要他的用户手中。这对于用户来说,正可谓"和你感兴趣的文献不期而遇"。
4 馆藏资源精细化运营的关键环节
4.1 馆藏资源数字化,资源描述精细化
据国际图联2012年发布的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对25个国家,59个城市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显示,数字流通是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四个新指标之一。2011年,美国就有67.2%的图书馆开展了电子书外借服务[1]。随着数字阅读技术的广泛普及,数字流通会在图书馆迅速发展起来,其内容和模式需要不断突破。首先,图书馆要实现馆藏资源全部数字化。只有数字化的资源才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实现实时的查询、传递与服务。其次,实现资源描述的精细化,需要丰富元数据项,以能够更多种方式揭示资源信息[2]。元数据项不仅仅局限于作者、标题、主题、位置等简单信息,还应对数据单元进行详细、全面著录描述,诸如内容、载体、位置与获取方式等。最后,建立资源仓储。图书馆应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语种的资源元数据集中仓储,并实现智能搜索。 4.2 用户行为研究精细化
4.2.1 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3],并提供基于WEB的用户自服务页面。用户可以根据系统为自己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随时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相关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不仅包括用户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基础信息,还应包括更加重要的用户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关键词、所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类型等个性化信息。这样,图书馆员在为该读者查找相关资料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保证所查资料和读者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4.2.2 用户信息数据库应该具备"自学习"的功能。所谓的"自学习"功能,是指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不断地更新自身对于用户描述的功能。为了使用户信息数据库具备"自学习"功能,图书馆需要记录用户所有的检索和浏览、下载记录,包括关键词、浏览文章,甚至浏览每篇文章的时间长短等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对这些用户行为的分析,更新用户阅读兴趣的关键词列表,完成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使系统和用户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用户行为研究的方式如下:记录用户在最近一个时间段的所有检索词,并将这些词根据出现的频率排序,最终选取排在前n位的关键词补充到关键词列表中;记录用户检索到某篇文章后的行为等。
经过了上述工作,图书馆就拥有了一个能够精确描述用户需求的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不仅有传统的用户基本信息,还记录了每个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这些个性化信息精准地描述了用户在科学研究、资料获取方面的需求,为后续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和推送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个数据库系统具备开放性和自学习功能。用户和具有足够权限的图书馆员都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并且能够直接修改,随时更新;同时,这个数据库系统还具备智能的自我学习功能,通过对于用户行为的分析,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脉络。
4.3 建设馆藏资源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
4.3.1 建设电子资源数据库。持续不断地进行馆藏各类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设馆藏资源仓储,让馆藏资源能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得以迅速传播。
4.3.2 建设用户信息子系统。该子系统不仅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存储与记录用户姓名、年龄、借阅记录等一般性信息和用户阅读行为与阅读需求个性化信息,同时还应具有用户信息自服务和自学习的功能。通过自服务功能,用户为自己"打标签",标明自己的研究领域、阅读兴趣和关键词列表等;而自学习功能是系统自身利用大数据的思想,从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中,研究用户的查询、借阅行为,挖掘用户的阅读兴趣。
4.3.3 建设资源自动生成子系统。该子系统是馆藏资源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的核心。系统应具有的核心功能是:从用户信息系统中提取用户阅读的特点,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查询馆藏文献;结合用户阅读的特点、相关度等信息,对查询到的资源进行排序,随将排序后的资源打包,发送给用户,实现针对每个用户的专属服务。
4.3.4 建设信息推送与展现子系统。信息推送与展现子系统,主要完成客户端的功能。该子系统通过网络获取后台遴选出来的资源,并以最佳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的需求。该子系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当前移动终端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要针对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终端,开发出不同平台的客户端版本,保证读者有最佳的阅读和使用体验。
5 结语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图书馆事业也面临调整转型[4]。图书馆人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从过去以馆藏资源为中心的传统运营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好地利用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在学科研究与发展方面的影响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