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高考议论文写作的起承转合

来源: 2017-10-05 18:04

 摘 要: 作者运用中国诗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高考优秀作文的分析、归纳,得出了高考考生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开头怎样"起"开全篇提出中心论点;主题部分怎样"承"和"转",使行文摇曳多姿、变化有致;结尾怎样"合"拢、照应。本文对于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布局谋篇、经营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考议论文 写作程式 起承转合 
   
  应试作文的写作和平时学生的自由写作是有很大区别的,考生要想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创作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实属不易,因此,在考场应试写作训练中,老师们总是给学生总结出一些固定的"套路"或"程式"。 
  "程式"这个东西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中国人在书法、绘画、京剧、诗歌等艺术领域都有其独有的程式。这种程式化的东西自然也影响了中国的考试,因此,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生的作文要求严格按照"八股"来进行创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为了帮助学生"淘分"而人为地设置一些写作的框框条条,让学生生搬硬套,不越雷池,否则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创新,而且会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考场应试中,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经营好自己的写作架构,对于提高应试效率,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很多考生热衷的体裁。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文体,应试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能方便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同时能有效地表达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那么,如何在考场应试中,使学生能快速把握议论文的写作维度,迅速落笔成文,取得优异的成绩呢?我认为,中国传统写作中的"起承转合",可以有效地借鉴于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 
  "起承转合"最初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此外,中国传统民乐的曲式结构也运用它来经营曲式结构:"起",是主题最初陈述,即呈示;"承"是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即巩固;"转"是发展主题,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表达,即发展;"合"是全部音乐的终结,即结束。以上两说,虽然谈的是诗格和曲式,但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从创作的经营结构来说,却是异曲同工的,如果考生能从传统的诗法结构和乐法结构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就能有条不紊地把握考场写作的时空。我认为经营考场应试议论文的"起承转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起"要平直 
  何谓"平直"?从高考议论文写作来说,平直就是要开篇破题,从文题生发开来,为后文进一步展开做好导引和铺垫。 
  古人写文章开篇是非常讲究破题的,就作诗而言,首联破题,然后顺势写来,一气呵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即将题意写足,然后颔联、颈联顺势描写,展示了一幅幅美妙的田园画面,尾联收结明志,画龙点睛。 
  高考议论文开篇也要破题,要求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尽量避免拐弯抹角,曲折隐晦。那么,如何破题呢?所谓破题,就是要求考生开篇要明确地揭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如:2011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至诚,至成》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承诺;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 
  是的,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一方安稳的净土。 
  作者首先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赞扬了"松柏"、"江河"、"山川"以诚信为本的自然境界,字里行间渗透着人文精神,扣住题目,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盘托出,然后顺理成章,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此段开篇直接点题,表明观点,文笔富有气势,俨如"凤头"高高扬起,令观者怦然心动,啧啧赞叹。 
  再如:2009年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找准位置,发扬自我》的开篇: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类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优点,不要盲目模仿他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扬自我。 
  开篇短短几十言,以虎、鱼、驼、雁起兴,紧扣文题,挑开论题,表明观点,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二、"承"要春容 
  何谓"春容"?"春容"者,春之容颜也。春开万象,大地滋荣,呈现出来的是万紫千红,百花竞放,气象万千的景象。春的元素是丰富,是多姿,是变化,是鲜活。用在高考议论文的写作上,就是紧承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据的选择要丰富多彩,变化多姿,五彩缤纷,要将事实摆明,要将道理说清。我们还是来看看上文《找准位置,发扬自我》是怎样承开篇展开论述的。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随即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小草说"、"乌龟说"、"小河说"阐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盲目随从别的东西"这样观点,从而得出"我们人类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崇拜别人的优点,找准自己的优点……"这一结论。接着,作者列举了屈原、司马迁找准自己的位置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