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从言语行为理论看高考作文慎用网络语

来源: 2017-10-05 20:37

 二十一世纪网络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自由地彰显个性。高考自从产生之初就充满了神秘的严肃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都是传统的美文雅句,高考考场上的优秀作文大都是采用了优美高雅的传统词汇的文章。但是在网络语充斥的时下,有些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大胆地使用了网络语。这引发了人们的争论,到底在考场作文中是不是可以采用网络语?我们将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
  言语行为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赛尔提出了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与条件。他认为实施言语行为必须遵循四大规则。A.命题内容规则:命题只能出现在话语(或比话语更大的语境)中,它讲述了说话人将实施的某一行为。B.准备规则:a.只有当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去实施该行为,而且说话人也相信听话人希望他去实施该行为时,才能说出某一命题。b.只有当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明白,在正常情况下说话人不会去实施某一行为时,才能说出某一命题。C.真诚规则:只有当说话人希望实施某一行为时,才能说出某一命题。D.基本规则:说出某一命题就等于使说话人承担了实施某一行为的责任。
  作文作为考生在考场上针对某一话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文章形式,是需要阅卷老师去评判的。从这个角度看,考生是说话者老师是受话者而作文就是说话者的言语行为,作文题目就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相处的语境。当然这个题目包括一个隐含的语境--学生的教育经历和知识储备。上述的这个过程恰恰是一个言语行为过程,它显然应该遵循言语行为规则。
  二
  我们明确了考场作文是言语行为,那么在考场作文中使用网络语是不是符合言语行为规则,下面做简单分析。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命题"的概念。赛尔认为命题是蕴含在不同语气语句中的共同内容。考场作文中,命题很显然就存在于考生作文的语句中。其次我们还要引入"语力"的概念。语力是由话语施事行为所体现的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也即话语在具体交际场境中所发挥的特定功能。比如"小心点!"这句话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可以具有"忠告"、"提醒"、"威胁"等语力。
  我们明确了什么是命题什么是语力,就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了。
  言语行为理论规则的第一条是命题内容规则:既命题只能出现在话语(或比话语更大的语境)中,它讲述了说话人将实施的某一行为。作文是考生的话语,考生要表达的观点看法就是命题。但是作为考场作文的命题,不但存在于话语中,他还隐含着一个大的语境--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以及作文题目想要考察的东西。脱离这个语境,显然就要违反言语行为理论的规则。
  以一个学生的作文为例,"上个星期天,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在1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像这样的语句对一些教学一线的老师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教师来说太高深莫测了。即便是考生的思想观点或者命题没有脱离题目,我们的阅卷老师也不会给出高分。为什么会这样呢?言语行为理论规则的第一条,命题必须出现在话语(或比话语更大的语境)中。我们假设考生表达的命题内容没有脱离考题,所以从考生的角度来讲命题出现在了话语和语境中。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讲,老师看不懂考生想要说什么。所以即便是考生的命题是正确的,对老师来说考生的命题也没有出现在语境中,而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