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三要素与中国化的议论文写作体系的建构
潘新和老师在《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一文的开篇就把矛头对准议论文三要素,认为"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学的议论文教学中仍沿袭这一套老掉牙的知识","迄今对'三要素'之说的弊害,教材既无变革,教师也无觉悟。议论文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承载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的重任,如果在理论上未能对其作深刻反思,肃清其流弊,必将贻害无穷"。在此大前提下,从要素提炼、目的意识、材料意识、思想方法、具体分析、证伪方法等六个方面,采用驳论方式比较全面地批判了议论文三要素。
这种批判方式的本质是用大学中文系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问题,是从平面的、静态的角度来分析议论文三要素,而没有把议论文三要素置于纵向的、动态的背景中去研究。如果我们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重新看待和研究议论文三要素,我们就会得出与之不同的结论。
一、议论文三要素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表述
议论文三要素从属于议论文教学,议论文教学又从属于中小学语文课程范畴。中小学课程的核心是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中。20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的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共颁布了五十多个中小学章程、中小学校令、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其中有代表性的涉及议论文教学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1923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1929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32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3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6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年)。(由于篇幅有限,它们的具体表述不一一列出。)
我们从以上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相关表述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是议论文三要素的术语,并没有系统地出现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表述之中。论点、论据、论证等术语,基本上是不规则地出现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表述之中的,在文体知识中有过集中表述,但在写作中基本没有集中表述。除论点、论据、论证等术语外,还出现过思想、观点、材料、立论、驳论、分析、概念、判断、推理等议论文其他术语。
第二是议论文写作范式变化较大,辩论、专题研究等出现轮回现象。上世纪20、30年代把文体分为普通文和实用文,把议论文归为普通文系列,主要训练的实用文体为辩论、专题研究的论文;60年代主要训练文体为政治论文;70、80年代主要训练文体为一般议论文和复杂议论文;90年代主要训练文体为简单议论文,恢复了实用文概念,出现了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形式;21世纪初主要训练文体为简单议论文,出现了读书报告、辩论、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形式。
第三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整体发展呈现了一个波浪形曲线,有波峰、有波谷。议论文写作教学随着强调辩论和逻辑方法而兴起于20年代,随着强调政治论文和系统化的逻辑知识而在60年代达到高潮,随着逻辑知识被删除而退潮于80年代,随着文体知识被删除而淡化于21世纪初。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