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然而许多学生不能流畅地表达,说话支支唔唔,支离破碎,文章言不及义,文不对题。更有不少学生一听要写作文就头痛,总觉得"笔不从心",无从写起,苦思冥想一节课,面前仍是白纸一张。更有甚者,学生视写作为苦差事,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洞无物,要么话不由衷为文造情。这是何因所致呢?根据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写作热情不高;二是写作练笔较少;三是课外阅读量偏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学生、教材为本,激发写作兴趣
以学生为本,就是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人的思想是本,是根。作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应该从人本出发,所谓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以教材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上有目的让学生读读优美、经典的语句、语段,同时让学生模仿这些语句、语段、语气或句式来表述一件事,或一个景点,从而锻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文质优美的文章的精讲变成诱导学生欣赏美文,使学生认识到:一篇美文能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语文教学以学生、教材为本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能力、及写作热情。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生活、思维、心理、能力的实际,这样的写作学生才乐于接受,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事、去说乐意说的话,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创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写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老师是当然的审阅者,要求教师学会审阅方法和技巧:首先,善于找到他们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每次作文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佳作在作文课上朗读,或张贴出来,创造机会,让不同水平学生获得写作成功体验,享受成功喜悦。其次,实施分类指导。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同,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提出不同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通过品评,加强沟通。批改作文时,不宜删去过多,避免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人欣赏他们的作品呢?有些学生也正是因为平时自己写的只有老师一个人看到,他们如果觉得老师不够重视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打个分数或写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评语的话,他们就会不是很认真地去写。而如果更多的学生要看到自己文章的话,他们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而不是草草了事。因此教师应创造一切可能去展示学生的作品,即使一句或两句切中要害的鼓励或赞扬,那他们的写作热情就会高涨许多。
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开拓写作视野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发生在身边的"异彩纷呈"的"事件",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观,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设计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敢于向别人请教。像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恶化、贫富悬殊的加剧、精神家园的丧失,乃至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等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把学生引上正确的轨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 ,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俗话说:"见多识广",写作也一样,写作时记忆库里有较多见识,有很多可写可用素材,写作来顺理成章。本人常常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深入生活是开拓学生写作天地的有效途径。只有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用心感受生活,学生的情感才会激发,成为体验生活的配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三.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
吕叔湘先生说"阅读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这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阅读使学生学到文章写作的规律以及各种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一篇佳作,最好的办法是诱导学生多读书,积累材料,丰富词汇。教师鼓励学生去博览群书,凡是有益学生健康书籍均可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指导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必须要讲清阅读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即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课标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的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作一些笔记和卡片,写读书心得等。学生从中吸取许多优秀的词汇和写作技巧,补充丰富的素材。在阅读过程中要强调对文章熟读精炼,融会贯通。
四.以开展校内活动,促写作水平提高
校内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使课堂教学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经过长期实践活动,可选择下述内容来完成:组织多种形式写作交流、辩论、演讲等,达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尝试成功,进而培养写作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写作水平。如:学校、年级、班级应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的课文作必要的拓宽和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国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和"休学仪式",语文教师也要当作语文课外活动来抓,提出明确要求。现在家庭电视机、电脑很普及,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教师积极引导,有选择地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掌握国情国策,在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
校内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发挥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性地开展,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既要求语文教师大胆改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特有的体验,运用好评价机制,采用各种手段和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博览、深入生活、勤于练笔的习惯,方能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