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新闻评论写作与思想史阅读
上个月,当我把自己的新书《想得很美--乌托邦的细节设计》,送给一位新闻界朋友的时候,他随口问到:"这是一本评论集吗?"
当然不是。但是,他的问话使我忽然想到:这本思想史的通俗读物中真的与我的本行--新闻评论一点也没有关系吗?实际上,至少在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需求和在劳动交换领域的理想实验中,数百年来的人类思想史延伸进了当代实践,而且进入了新闻报道,这就使我在一篇新闻评论中与它正面相迎。
早期乌托邦作品中初级的、粗陋的共产主义分配形式,是在各地广设公共仓库,各家各户按照自己的需要或配给定额直接到公共仓库领取。到了19世纪,德国社会主义者魏特林设计了一种以记录个人对社会的劳动贡献的"交易小时"作为消费结算单位的"交易簿";而美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贝拉米的乌托邦小说《回顾》中则设计了一种"取货证",两者功能相近,其共同之点是:避开了货币这样一种可能产生资本积累和金融风险的"一般等价物",但放弃了早期乌托邦作品中的实物分配方式,而创造了更为灵活的、价值形态的劳动交换方式,从而为个人的自由选择留出了空间。
尽管放弃货币至少从目前看是一个不可能得到普遍实践乌托邦空想,但是,上述设计思想并未止于19世纪。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许多城市的志愿者中就流行着一种"时间货币"制度:"参加慈善工作的志愿者从别的志愿者那里得到以时间为单位的'报酬'。一套计算机系统登记着每一'时间-货币'(time-dollar)的收支情况并且定期向参与者提供结算表。"①--这其实正是魏特林的"交易簿"和贝拉米的"取货证"的电子版。只不过,其用途只限于志愿者之间的劳动交换,而不是代替货币成为所有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形式。
而这样的实践,也已进入了当代中国:
2002年2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志愿者协会推出了一家"道德银行":志愿服务者可以将自己所做的好事在"道德银行"进行储存,日后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道德银行"提取相应的"道德储蓄"。
这种尝试引发了强烈的质疑,有一篇评论甚至说:"道德储蓄,良心破产"。2006年,当兰州首家社区"道德银行"真的"破产"的时候,北京青年报发表一篇社评《道德银行的垮掉决不是坏事》,认为:"如果道德真的沦为可以兑换的事物,道德所寓示的全部人性光辉就很难再让人向往";"那种试图以交换原则来建设公民道德的探索,很可能恰恰是缘木求鱼"。②
而我自己则在该报发表一文,做出如下的回应: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劳动交换的途径罢了,一种在市场和货币之外的劳动交换形式。
劳动交换为什么要在市场和货币之外进行?
这是因为市场和货币的功能有限。有些劳动是买不来的,但是可以通过以同等劳动之间的交换获得。你现在就要买你老了的时候需要获得的他人劳动,这就买不来,当然你也可以攒足了钱,到时候再买,但是你现在不见得有足够的钱,你也不能确定到时候就有足够的钱。但是你可以现在就为别人提供同样的劳动,到时候你就有资格享受这些劳动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