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略谈张天翼讽刺小说和童话故事的写作联系

来源: 2017-10-07 23:31

 张天翼是著名的左翼作家,创作了大量的讽刺小说和童话故事。张天翼的讽刺小说都是从现实出发,很多以革命为背景,用一些白描或叙事性的语言替代那些讽刺意味鲜明的言语,却依旧能够将讽刺发挥得淋漓尽致。虽说小说与童话的文体不同,所要面对的读者群也不一样,但在张天翼这位作家的作品中,我觉得两者还是有着某些内在联系的。本文以张天翼先生于1938年发表的《华威先生》为例(1942年《华威先生》与《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结集成短篇小说集《速写三篇》),讨论张天翼小说的叙事手法,以及这种叙事手法对后来的童话:1952年的《罗文应的故事》、1953年的《不动脑筋的故事》创作中的影响。 
  一、开篇方式:引起好奇,步步导入 
  《华威先生》一开头没多久,便出现了华威先生的口头禅:"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可总是没有时间……三点钟又还有一个集会。"[1]华威先生的"忙碌"置于文章开头,让读者自然地产生好奇之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如此之忙碌?又在忙些什么?就是这样一种在文章开头把作文主人公的一个片段抛出的手法,将读者一步步引入作者已设的环境。这样的开头,在张天翼后来的童话《罗文应的故事》中也使用到了: 
  "六年级的同学们和几位解放军叔叔交朋友,常常通信。第二小队队员们有一次写去一封信,信上讲到了罗文应的事情,是这样写的: 
  叔叔们: 
  收到你们的信,我们高兴极了。 
  你们说:'罗文应进步了,入队了,真是一个喜讯。这是你们给我们的一份最好的礼物。'我们读到这里,欢喜得把罗文应抬了起来。罗文应又是笑,又是眼泪直冒。"[2] 
  罗文应是何许人?为何他加入少先队成了给解放军叔叔最好的礼物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也会继续往下阅读,一探究竟。 
  再如《不动脑筋的故事》的开篇: 
  "有一天开故事晚会,赵家林讲了一个怪没意思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有那么一个人,上课不用心听讲。做起功课来,自己懒得动脑筋,净想依赖别人……'"[3]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动脑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种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在童话中是极为必要的。对于一个儿童读者,任何作品的写作目标都只能在成功吸引儿童阅读注意力的情况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故事发展:片段构成,循环反复 
  再看《华威先生》接下来的部分,依旧是由一个个零碎片段组成,但很明显的是都在围绕人物与开篇出现时的形象而展开的片段。华威先生怎么忙呢:"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我提议!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希望主席尽可能报告的简单一点。我希望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好了,好了。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我现在还要赴别的会,让我先发表一点意见……""……好了,抱歉得很,我要先走一步。"[4]非常零碎、细琐的片段,表面上似乎忽略故事情节完整性,实则通过这些使人物形象完整化、立体化。而且,接下来的故事大部分是循着前面的情节反复。这样的小说故事没有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但却在反复中达到效果的高潮--极具讽刺意味,让人渐渐悟出了其中的反讽味道,最终达到教育警醒读者的目的。 
  《不动脑筋的故事》中的赵大化又是怎样的循环故事呢?"赵大化老是怪别人对他帮助不够。他说要帮助,就是什么事都得替他想好,做好。他自己可从来不动脑筋。""赵大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妈妈说是跟他说过,说他到了9月1号就满十四岁,--可是这太复杂了,他不能伤这个脑筋。他叫妹妹:'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吧。'""……我才不伤这个脑筋呢。"[5]一件件事情体现了赵大化是如何不爱动脑筋的。 
  《罗文应的故事》中,罗文应"可是今天--今天已经星期六了。刚要用功,又马上会遇到假日。不如从下星期一起吧"。[6]罗文应就在一次次的缺少时间观念中看着时光流走而自己却什么都没做,一次次地下定决心,一次次地失败收场,总是禁不起外在的诱惑,回家路上逛着市场就忘了准时回家做作业,路边看到打克郎球也看得忘了回家。 
  当然,由于小说和童话的读者群不同,在小说《华威先生》中的情节往复次数较少,反复部分讲述也较简略,而在后来的童话作品《罗文应的故事》和《不动脑筋的故事》中,张天翼的反复情节就写得比较详细,这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不论情节往复次数的多与少,都是要达到作者的目的--通过讽刺、否定故事中的人物来警醒、教育读者。 
  三、故事结局:没有结局,文学教化 
  《华威先生》的结尾:华威先生因妇女节组织的一个战时保婴会没找他而愤怒,他设法把战时保婴会的一个负责人找来:"……以后万一--如果你们的工作出了毛病,那你就要负责。""如果我刚才说的那些你们办不到,那不是成了非法团体了么?"[7]终究,华威先生达到了目的--当了战时保婴会的委员,在委员开会的时候匆匆发表一两点意见然后离开。因为日本问题座谈会没有邀请自己而愤慨不已。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