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

来源: 2017-10-08 00:46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之说,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他当时称之为论题、证据、证明法式,虽没有明确的"三要素"的提法,但"三要素"雏形已具。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学的议论文教学中仍沿袭这一套老掉牙的知识。现行教材中,不论议论文阅读还是写作,编者的指导思想依然是"三要素"。
  其实"三要素"说并不符合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实际,在认知方法、思想方法、说理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三要素"并不能构成对议论文的规范:"三要素"俱全未必就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很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三要素"不全未必不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可能是很好的议论文。然而,迄今对"三要素"之说的弊害,教材既无变革,教师也无觉悟。议论文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承载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的重任,如果在理论上未能对其作深刻反思,肃清其流弊,必将贻害无穷。因此,议论文教学改革,必先由对"三要素"的批判入手。
  "三要素"最大弊病在于它是"形式"要素,而非"实质"要素,因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因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要素提炼不当:特征的失范"议论文三要素"的认识是错误的。把"三要素"当成议论文本的构成要素已不准确,以此作为议论体式阅读要素便难免捉襟见肘,作为写作要素那就完全失范了。
  先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本构成要素的问题。
  "论点"作为要素就不尽妥当。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它要有明确的"实质"界定。是否有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论点。
  "论据"就更不能称为要素了。"论点"与"论据""论证"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论据"比"论证"方法低两个层次,它是"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用法"之下的概念,所以,顶多只能称为"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证法"的要素,而不是议论文的要素,"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好比"太爷"与"曾孙"的关系("论证"是"儿子","例证法"是"孙子"),"三要素"不能并列。
  "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的要素也同样是有问题的。首先,"论证"是"说理方法"之一,如果"论点"与"说理方法"是同一层次的话,"论证"就比"论点"低一个层次,比"论据"高一个层次,因此,它与"论点""论据"不能并列。其次,"论证"这个概念也不适当,"论证"是动词,若与"论点""论据"这两个名词对应,应称为"论证过程"或"论证方法"。第三,由于"论证方法"还只是若干说理方法之一,说理方法还有很多(下文会谈到),如果"论证方法"是要素,那其他说理方法是不是要素々将"论证方法"作为要素是以偏概全。
  再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阅读"要素"的缺陷。文本要素是静态的,阅读(行为)要素是动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并没有准确体现议论文本的特点,因而也是不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本的阅读的。"驳论文"、随笔、议论散文等议论体式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议论文本的说理方法那么丰富,阅读时其他说理方法一概视而不见,单去寻找"论据""论证方法",行吗?
  最后再看"三要素"作为议论文写作"要素"的错误。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论点"和"论点"是什么,而是"论点"得以产生的"材料"和如何"选题"。进一步,也不是考虑如何论证论点,而是如何有针对性地说理。人教版教材为了迎合、迁就"三要素",竟然无视、篡改了写作行为,导致了对写作行为特征描述的全面失真。写作行为绝不是单一的"论证"行为所能涵盖的。如果是"驳论文"写作,它倚重的不是"论证""论点",而是如何"证伪""敌论"。可见,"三要素"与议论文写作的认知要素、认知过程是极不吻合的。
  总之,"三要素"与议论文要素、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要素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是不科学的。"三要素"思维定式,导致了议论文"伪阅读""伪写作"的发生。
  二、目的意识丧失:重心的偏离
  "议论文三要素"关注的是对"论点"的"证明",却忽视了"论点"本身的真理性、逼真度。
  "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方式是否恰当,将它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与议论文本写作的认知方法相匹配的应是辩证逻辑,属于二元对立思维,或多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它不但关注论点正确与否,而且更为注重论点的发现性、新颖性、逼真性。就是说,"议论文三要素",是误将"推理形式"当成"认知方法",造成了写作上的舍本逐末:重点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这可谓思维的"灯下黑"。
  "三要素"的重心是向"论证"倾斜的。对于"论点",要求的仅仅是有没有论点,顶多就是要求论点要鲜明、正确(这已经是外加的"实质")。而"论据"与"论证"则是关键:"论据"要确凿、充分,"论证"要合乎逻辑,即"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所以,在写作中,"论点"是什么往往无关紧要,学生最重要酌事就是找"论据"进行"论证"。殊不知,如果论点不新颖、逼真度不高,即便论点正确,论据、论证也没有问题,写了还是等于没写。偏离了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求真,这个观念性偏差,将学生引入了无谓议论的死胡同。
  "形式逻辑"的推理不考虑论点正确与否,只讲求推理是否合乎逻辑,其结论-论点,即使是错误的,但只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就是"合法"的。而任何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地心"说未必就找不到"论据",以人的"常识"论,"地心"说可以找到的论据远比"日心"说要多得多;要把一个慈善家说成"恶人",也未必就找不到"论据",只要"慈善家"是人,就绝不会没有过失、缺点,甚至罪过。反之亦然。在"三要素"观影响下,形成了这样的"议论"思维定式:"论点"无所谓质量高低,"鲜明"就好,关键是找"论据"和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老师的、现成的)"观点"加(老师的或自己的)"论据"即"议论文"。
  在这样的观念下,学生误以为论点无所谓,切题就成,找寻合适的论据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例如"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竞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这些"论点"被一代一代中学生反复撕扯咀嚼,早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教学中便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将这些老态龙钟的"论点"以至"论据"传递给学生,作为他们加工、制造文字垃圾的原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