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中国古代写作技法之“烘云托月”论

来源: 2017-10-08 00:58

 一、"烘云托月"之渊源
  "烘云托月"源于中国传统画中的烘托法,即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从而使物象突出。清代方熏《山静居画论》记载:"石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1]201所谓"雨在画处",是说画面上并没有直接画雨,但是通过数条迎风飘拂的柳枝和远方一抹淡淡的岸影,却能够给人以漫天风雨的强烈感受。在这里,"风雨"是整幅画中的主要意象,画家通过柳枝的动态和岸影的朦胧烘托,"风雨"的意象反而更加鲜明,韵致更淡雅深远。可见,画中的"烘云托月"是以实衬虚的笔法。
  金圣叹最早把"烘托法"引入文论,在总结《西厢记》的创作经验时提出了戏曲人物的描写手法--烘云托月法。《金圣叹评第六才子书》言:"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者,意固在月也"。[2]47"《西厢》第一折(《惊艳》)之写张生是已。西厢之作也,专为双文也。然双文,国艳也。将写双文,而写之不得,因置双文勿写,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惊艳?总评》)[2]48这里画云是为了画月,云画得好,月即已具神韵,呼之欲出。
  可见,圣叹所言"烘云托月",即对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从侧面描写周围的人物和环境,来映衬描写的主体,使其鲜明突出。这里"烘",指渲染,"托",指衬托。《西厢》中的双文有国艳之美,对其神采若作正面描写,则很难取得传神的效果,于是便借张生的"惊艳"来烘托。张生是个"异样高才,又异样苦学;异样豪迈,又异样淳厚"的青年书生,身上全然没有半点轻浮的习气,虽然他也曾"颠不刺地见过万千"美貌的女子,但当莺莺出现在他眼前时,竟然"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天",如此,莺莺之美可想而知了。因而,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法》总评中点明:"写张生直写到此田地时,须悟全不是写张生,须悟全是写双文"。[2]17
  此后,"烘云托月"法用于写作,即指作者不从正面描写主体形象,而从侧面落笔,描写与主体形象有关的人、事、物、景或通过描写其他人对主体形象的印象、感受,从所营造的环境气氛、活动背景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突现主体形象的特征与情态。它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完成对主体的认知,填补了作品的艺术空白。
  二、圣叹论"烘云托月"之本意
  金圣叹在充分理解作品人物主次关系的基础上来探讨"烘云托月"法,他以"云"和"月"为喻,阐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如何表现。如今,烘云托月已成为许多优秀作家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之一,但人们理解此技法时,很容易与其它技法(如背面敷粉、寓意于物)杂糅而含糊其意,故在此侧重从"烘云托月"之本意来探究其特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