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哲学的主题对西方现代美学史写作的指导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两卷本)问世以来,对西方美学史的系统研究在中国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摸索阶段,这期间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著作。西方美学史教材的多样化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种多样化的形态在多大意义上能避免重复性,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突破旧有的学术范式,以及是否有一种客观公正的美学史等问题,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如何书写西方美学史,当前已成为国内美学史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在对西方漫长的美学历程的探究中,最富有争议的是关于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学史写作,因为该时段的美学逐渐丧失了统一的风格,呈现为多样的流派。仅仅停留在流派的介绍上的美学史很难让人把握到一个时代的特性,且流派的划分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尚且是可疑的。在此背景下。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对象,从国内目前现有的西方现代美学史著作出发,结合学者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来思考美学史写作的可行性方法,将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一、国内现有的西方现代美学史著作
当前。涉及到西方现代美学史的著作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西方美学通史中囊括了19世纪末期以来的美学流派,相关著作如李醒尘的《西方美学史教程》,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等;另一类是专门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美学思潮为研究对象的断代史,如朱狄的《当代西方美学》、刘纲纪的《现代西方美学》、张法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史》、周宪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朱立元的《现代西方美学史》、牛宏宝的《西方现代美学》等。
这样一些著作的写作风格是多样化的。从整体结构而言。多数著作是历时性地纵向介绍现代美学的进程,但也有少数著作采取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方法,在介绍主要的美学流派之后,对该时代的主要美学问题和范畴进行集中性的探讨。从具体章节来看,有的著作突出人物,有的突出流派,还有的将人物与流派都隐藏在代表性观点之后以突出思想主题。从写作者的意图而言,有按照时间历程尽可能反映出一种客观、公正的美学历史发展的,也有公然标明个人立场、以个人总结出的美学历史发展规律为框架来重新构建的美学史。这种多样化的写作风格无疑是有益的。它促使美学史的研究不断走向丰富化。
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写作风格中。更主要的是出现在著作对于西方现代美学的基本理解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评述和比较,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首先,关于"现代"一词,学者们普遍赞同它并不仅仅是从时间的意义上提出的,其中包含着一种思想和文化的新的转变,但是却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现代"。多数学者是在广义上使用"现代"一词,即将德国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后出现的美学思潮都称之为现代,后现代的各种思想也被纳入其中。也有学者在狭义的意义上是用"现代"一词,即一种不同于传统美学、也不同于后现代美学的特殊思想。
其次,美学史无法脱离美学自身的学科特性,而对于美学来说,它从萌芽伊始就是在哲学的领域内得到思考的,这也即是说,美学史的写作无法脱离对哲学史的整体把握。当前的西方现代美学史著作普遍注意到美学的哲学品格,主张以西方现代哲学的转型作为美学史的指引,但是由于对西方现代哲学的转型本身有着并不相同的理解,它们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创见。有学者主张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变化是基于对黑格尔的共同反对而出现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统一;其中人本主义的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与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以及其他哲学问题,科学主义的特点则是将知识建立在主观经验也即感觉的实证基础之上,拒绝探讨任何经验之外的形而上学问题;现代西方美学史因此可以从总体上归为人文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对立,在理论上表现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冲突。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统一仅仅出现在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19世纪末期,不能概括整个西方现代美学,因为从20世纪开始的美学思潮体现出一些超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对立之上的共性,诸如反形而上学的共同立场、以审美意识研究为共同的研究中心、取消美的本质等传统美学基本问题的共同倾向,等等。还有学者提出,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流趋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实证-分析的哲学,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批判理论的转向和语言学的转向,西方现代美学的历史发展因此可以从这样两个转向的维度去展现。且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的依据也包含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史领域内的各种概念或语词纷纷涌进美学史领域。但是它们自身的合法性和特定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的澄清。
再次,美学史的写作本身要借助于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在当前现有的美学史著作中,学者们普遍强调将历史感贯穿于美学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从中挖掘出美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这种历史感本身也出现了多样的形态。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史著作基本上是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待美学的发展,比如有学者提出西方现代美学尽管流派繁多。但都可以视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现象所作的一种思考,正是由于无法在实践中克服人的异化这一历史事实,现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才会在审美和艺术的领域中追求个体感性存在的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无疑虚幻的。本世纪初以来,一些美学史著作提出了新的历史视域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比如,有学者主张将美学史中的各种理论还原到话语的历史语境中,这也即是说。美学史不是要提供各种理论思潮的具体观点,而是要把理论中的纯粹逻辑话语还原到其历史语境中,探究什么样的历史语境驱动了这些具体的逻辑陈述的产生;总体上说西方现代美学史产生于分析理性、工业制造、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对世界进行符号编码的话语配置中,因此出现了理性主体地位的变化、语言的转向、审美活动作为在存在性境遇中的显现活动等特点。还有学者提出应在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自身内部的发展背景下去理解西方现代美学: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以及现代性的使用范围,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尤其是现代出现的打破西方文化一以贯之的纯粹性、开始融入到全球一体的文化发展倾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