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抒情技法谈
这是个文字泛滥的年代,或华丽而空泛,或冷冽而无所寓,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总之,缺少思想的厚度和情感的浓度。北大教授孔庆生说:"写作是天地间最复杂、最奥妙的一门学问。这个奥妙就在于内功修炼的水平……作文糟糕的孩子缺乏的是真情,是爱。"
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有一重要的要求,即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有真情实感。现我就如何做到这一点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直抒胸臆
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丰富的感情,它是情至极处的自然流露,不用假托,无须遮掩,显得激越奔放、直率热烈。很多叙事类的文章在结尾处常运用这种写法使情感喷薄而出。
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了真诚的赞美之情:"……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是宕开笔锋后,对蜜蜂思想的突变,既是对蜜蜂的赞扬,又是为歌颂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作铺垫,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虚实生情
我们写作时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有些话题看起来太虚,如"思念"、"成熟"、"时间"等,无法表现,难以抒情;也有些话题看起来太实,如"桥"、"路"等,难以写得深刻,表达含蓄的情感。其实另有蹊径可走,那就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虚实生情"的写法。
下面是对古今文学大家们的"夜"的描写:鲁迅的"夜"是飘散着豆麦蕴藻香气的水乡戏台上红红绿绿的人影,曹禺的"夜"是浓浓黑暗中狂呼怒啸、冲刷一切罪恶与苦难的雷雨,张继的"夜"是来自远处寒山寺幽幽肃穆的钟声,苏轼的"夜"是千里之外埋葬着爱妻的短松冈。
鲁迅的"夜"是人影,曹禺的"夜"是雷雨,张继的"夜"是钟声,苏轼的"夜"是短松冈。在这里作者化虚为实,由虚到实,虚实结合,空灵飘逸。
三、细节生情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或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与神韵。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从而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毒害之深。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作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
2.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孙犁的《荷花淀》中有一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