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中学写作训练”之“联想拟题法”初探

来源: 2017-10-09 00:06

 一、背景与原因 
  绝大多数中学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提起写作文,当今的中学生普遍恨不得自己突然成为隐身人,或者像哈利·波特一样会巫术,而如何为自己的作文拟个好题目更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究其原因,不是现今的学生缺少生活素材,而是因为他们普遍缺少恰当的"理""象"结合能力,即没有给自己对事物具体的想象和感悟之后抽象的道理找到最佳结合点,写不出好作文是此因,拟不出好题目也是亦然。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七~九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对老师有关写作的教学建议有"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而现实中,我们却耳闻目睹了太多学生写作文时的异口同声,甚或千人一腔,鲜见"有创意的表达"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究其因,不外乎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性想象力。但事实上,就生理发展和身心发育而言,中学生应该是有能力具备比小学生更令人振奋的想象力的,只是,其可能更多的表现为发散的、潜在的能力,因而,怎么激发和培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就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一系列写作训练,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拟题能力,是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必备环节之一,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在平时的练笔写作中,重视如何拟题,对于提高创新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若想要拟出好的作文题,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只是单向的、静止的和孤立的。我们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大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将文题拟得活泼灵动,明目善睐,点亮整篇文章。 
  二、特点及依据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足见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奠定一篇文章的半壁江山,达到画龙点睛、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怎样的作文题目才能算是好题目呢?笔者认为,好的作文题目不外乎要体现"精"、"巧"、"美"这几个特点。所谓"精",就是要语言精炼恰当;而"巧",是要求在形式和点明主旨上做到巧妙,浑然天成;至于"美",则是要求题目体现其灵动性和艺术美。 
  怎样才能使学生拟出"精"、"巧"、"美"三者兼备的作文好题目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训练学生的思维入手,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从而打破他们思维方面的瓶颈。 
  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联想。发散思维主要是通过联想来完成的,所以发散思维也可以称为联想思维。从心理学上来说,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而产生认知的心理过程。从过程上分析,联想就是通过思维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或事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新的认识(或成果)的思维过程。 
  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联想就是学生努力让自己的思维发散开去,充分调动自己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充分打开自己的视野,多维度地展开联想与想象。中学生虽然年龄小,生活阅历少,阅读积累不是很多,但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从甲物到乙物引发联想。因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怎样让他们充分运用联想,利用拓展性思维,学会拟出体现"精、巧、美"特点的作文题目,就成为我们老师探讨的重点之一。 
  笔者认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意识,就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根据他们的思维和情感特点,启发和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拓展性思维的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内容,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与欲望,启发他们学会通过丰富的联想而为自己的作文拟出令人叫绝的题目来。 
  三、策略与方法 
  事实上,对于知识层次尚且薄弱的中学生而言,要想使文章的主题深刻、新颖而又富有时代气息,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插上联想的翅膀(联想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它可以丰富和加深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我们人类的思维之所以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翱翔,正是依靠联想这双有力的翅膀。它使我们可以由此及彼、由浅及深、从小到大……,把形似或神似的不同事或人进行巧妙联结,形成新的东西。 
  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对作文题目进行巧妙构思,不仅可以体现"精、巧、美"的特点,为文章增添不少亮丽的色彩,而且可使作文主题随之深刻化、新颖化、个性化。所以,在写作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跳出某些定向思维的桎梏,让他们把自己思维的触角伸到大自然中,伸到自己所学的其他知识领域中,比如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名著、电影、网络等,利用联想和想象,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为文章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是怎样具体地在写作训练中和学生去实践"联想拟题法"的。 
  联想一和自然生灵相约 
  一直以来,"作文没什么可写"是我们从学生那里听到最多的抱怨。学生每听到要写作文就皱眉头,在这种不良情绪影响下,学生的一般思维尚且可能会受到压制,更别说有什么创造性思维了。笔者曾有过这样批阅作文的郁闷经历:一次以"感恩"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全年级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是一些没有丝毫新意的选材,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产生。 
  其实,"感恩"这样的话题并不是不能写出新意,只要选好了叙述的角度,一样可以在貌似普通中写出感动人的好文章。正如同样写父子情深,朱自清就选准一个巧妙折射父爱的角度--背影,这个题目就比普通的人物正面描写要高明许多。其实,要想让自己的"感恩"作文更富有新意,胜人一筹,就要大胆地拓展自己的思维,不能只囿于我们人类这一普遍的叙述角度,可以将自己的思维与自然生灵相约,感受到自然界的种种"感恩":如"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池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我们只有善于将自己的眼光放到广阔的自然天地中去,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因为粒沙瓣花皆可入文。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木一浮生"。我们都知道,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着属于它们的或喜悦、或悲伤的情绪,甚或可能像我们人类一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竞争意识等,当然,这些自然界生灵的情绪与情感,我们普通人是不可能破译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感知这些。也正是因为我们有想象,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呼吸,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自然生灵的美好,并能把这种自己体悟到的美好用文字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幸福"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 
  这是我们的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有了笔者先前的几次"怎样学会在作文时拓展思维"的指导,这次,学生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几乎整齐划一地将目光局限于我们人类身上,有的学生虽然写的是自己体悟到的成长中的"幸福",但他们巧妙地将叙述视角转化到一些自然生灵身上,出现了好多令人眼前一亮,体现了"精、巧、美"特点的好题目。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