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浅谈数学中的简单逻辑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来源: 2017-10-09 00:0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数学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工具,运用数学的思想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可以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语言,并快捷地解决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选修系列1中的选修1-1和选修系列2中的选修2-1专题中,我们要求高中生进行了"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而在高考作文中常写的议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就内在的含有逻辑的思想和推理的内容.
  二、把议论文转化为数学语言
  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运用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思想,可以把论点(文章的中心思想)称为结论(下面用q来表示),论据称为条件(下面用p来表示),论证就是推导的过程(下文中用→来表示).这样就可以转化为数学语言,若p则q,即p→q的形式.一般作文中是不能只用一个p就推出q的,这样可能会造成条件不充分的而不能论证结论的结果.所以,我们就要用多个条件推出,用数学语言表达为"若p1且p2……且pi则q,即p1∧p2∧…∧pi→q"这样的复合命题.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出强有力的pi(i=1,2,3…),从而最后推出想要得到的q.这样,就把议论文这种文体转化到了数学逻辑的范畴.
  在议论文中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论证已经确定的论点,论证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立论的方法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若p1且p2……且pi则q,正推的形式.驳论则是另一种形式.驳论有三种基本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从数学简单逻辑的思想理解,我们可以把驳论也转化为数学思想.反驳论点就可以理解为数学中的反证法,先反设论点,然后通过论据归谬,最后得到希望得到的结论.反驳论据就可以理解为复合命题的真值问题.我们刚把议论文写成了"若p1且p2……且pi则q"的形式,这个命题是由连接词"且"所连接,所以只要有一个pi是假的,也就是真值为0,那么这个q的真值就为0,即得不到论点.
  三、例 子
  例如:2005年秋季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安".
  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点--q,则我们只需要找出能推出q的条件q1,q2,…,qi(i≥1),再根据需要做成文章即可;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据--p,则我们只需要找出由p能推出的q即可,注意:这时得到的结论不唯一.
  四、优 点
  把议论文表示成数学语言可以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不出现逻辑关系混乱的错误.强调要找到真值为1的论据去证明论点,不出现目的不明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中简单逻辑运用到了议论文的写作中,简化了议论文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使同学犯条理不清的错误的概率降低,进而提高作文成绩.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