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来源: 2017-10-09 11:22

 从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来看,北美地区由于有独特的作家群,是华文文学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地区的华文文学在在欧洲本土强势文化壁垒下,属于散兵作战,华文作家人数少而分散,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而东南亚地区由于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亲缘关系的影响,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力量最为庞大、稳定的区域。
  在全球化时代,华文作家在居住国和出生国之间比较自由地流动,国籍和地域对他们不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一大贡献就在于突破空间的跨文化事业。这种视野突出的是多元文化对创作者的交互作用,在跨文化的互动中更有效地理解他人的行为,接纳异域文化情感,从而理解差异中的相通性。而在这一领域中,相对于男性叙事而言,女性叙事实质是通过在文本中真实地表现女性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和心理经验和来肯定女性作为人的主体的价值追求。也是由于女性经验的制约,女性的域外叙事表现对与多重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女性的人生际遇来梳理历史和社会发展脉络的特征。在以往的话语为主流的书写历史中,女性叙事既潜在的反映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有蕴含反文化的潜能。这种女性经验和自身价值的定位决定了女性叙事同时受时代语境和叙事者个人经验的制约。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是以汉语和性别作为特征的文学态势,在这两者纠葛之中,它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文化特质和社会图像。本文拟以此为分析视角,揭示女性写作与其所在国家文化的生成关系。
  一
  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组成部分,是有异于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一方面,在整个海外华文文学的版图中,从时间上,东南亚华文文学起步时间最早;从创作主体上,人数最多;从文化的传播上,受中国影响最大。另一方面其它华文文学地区都分布在亚洲的区域版图之外,并且长期浸淫于西方的话语语境之下。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从地理上属于亚洲,必不可少的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面临中国、西方和本土的三种文化特质时,它形成了独特的融合多种文化的文学特色。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样式必然有所不同。东南亚华文文学所具有的儒家文化色彩与所在地华人社会特殊的生存境遇的结合的背景下,其女性写作也具有了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传统。
  事实上,女性写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东南亚文坛上一直显得相对寂寥。几个有代表性的女作家诸如茀特、芝青、梅拉的作品通常是通过小场景反映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和经济状况,叙事的声音和视角都相对微弱。七十年代开始东南亚的女性作家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在文坛上住进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创作范式上,东南亚女性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首先,究其创作题材而言,主要集中在男女恩怨情仇或者家庭琐事的桎梏。所谓的男婚女嫁是东南亚女作家们热衷的写作题材。例如第一个明显表现女性叙事特色的王梅窗的两本小说集《网》、《穿过灰濛濛的雾》里收录的五十余篇小说多是家庭琐事尤其是女性涉及的婆媳、夫妻、妯娌的矛盾冲突。而就创作出的女性形象,一方面,无论身份高下、职业贵贱、教育有无,表现出的行为处事、思维方式都具有类同性,表现的是东方传统女性的特质。例如孙爱玲小说《斑布曲》中出现的亡母、继母和二位异姓姊妹,这四个女身上的传统美德成为感召主人公的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女性成功与否的价值观判断取向被断定为家庭婚姻的幸福与否,一个女性,无论事业多成功,姿色多迷人,如果没有适时的将自己嫁掉,就是一个失败的女人,与此同时作为已经有家庭的女性,幸福与否则完全维系于家庭成员对婚姻的忠诚程度。新加坡女作家蔡淑卿的小说《那篇春的诗》描写的就是一个女性在于昔日情侣邂逅后,反思被时光冲刷殆尽的浪漫,最后发觉自己的爱应该投入到安逸的家庭生活之中。其《激情过后》更是表现主角在得知丈夫有外遇后难以摆脱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