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兴趣,写作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教;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如何解决这些情况,是每个语文教师苦苦思索而又不得其解的问题。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作文教学的方法,力求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捷径。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源,是基础,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够解决困扰语文教师的作文难教的顽疾。
一、从观察生活入手,在写实上下工夫
在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之后,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写起来也只能是生搬硬套,废话连篇,距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作文中很多字句不是从内心发出的,而是想一句写一句,词不达意,前后内容缺乏联系。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布置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我们不妨看看峻青在《海滨仲夏夜》中对晚霞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是晚霞,同时写到了落山的夕阳、西方的天空、染红的大海。在具体描写时,作者突出了晚霞的橘红色特征,用了"燃烧"二字,给人以动态之感。为了突出晚霞橘红色的效果,作者用了一个"染"字将其形象化,突出了其红色的变化过程。这里的晚霞是海上的晚霞,是特定的环境中出现的,作者之所以写得逼真形象,是因为作者对海滨仲夏夜中晚霞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细心的描写,才将这一壮观的景色真实再现出来。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笔真实地再现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所在,只要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来。
二、积累生活素材,善于迁移运用
现在的小学生经常处于题海之中,很少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对生活的积累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现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生忙于参加奥赛班、美术班等,一点课余的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培训占用了,使得学生很少走到户外感受生活,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所以,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少了,写作素材自然储备不足,写起作文来就没有话可说,从而畏惧写作文。要想使学生有话可说,言而有物,就必须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到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到阅读材料中去挖掘素材。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我们书读得多了,知识的积累自然就丰厚了,也就能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写起文章来才会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就是说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体会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感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有了广博的知识,写作文时才有了源头活水,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积累迁移到作文中去,做到融会贯通,随心所欲,就能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如泉涌,滔滔不竭。
三、善于巧妙借鉴,在模仿中提升
小学生善于模仿,这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循着前人走过的路找到捷径。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优秀的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写作范例,让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不仅针对性强,有法可依,而且效果突出。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模仿中借鉴,在借鉴中模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例如,司马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他在《史记》中用生动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后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取法于《史记》。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