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

来源: 2017-10-09 13:06

 本文运用当前在学术论文写作教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体裁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教学法理论,在分析不同学科中、英文学术论文特点的基础上,设置面向研究生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两者结合,即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国际学术框架下学术论文这一体裁规范的一致性,又可以使他们意识到不同学科及不同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学术论文体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体裁意识,撰写出满足不同学术团体和不同交际目的的中、英文学术论文,提高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一、理论基础
  1.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建立在体裁(genre)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运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让学生认识到语篇既是语言建构又是社会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同时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和语篇的建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1]。体裁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注重语篇结构和语言形式的统一。
  2.过程写作法
  当前,过程写作法(Process writing approach)已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过程教学法以交际理论为基础,认为写作过程应是一个交际互动过程,重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对写作过程的指导。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过程列为教学重点,设计一系列课堂内外写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的各个具体过程当中,通过写作而学习写作,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好的成稿。过程教学法认为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信息提供者。教师参与整个写作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写作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整个写作过程[2]。过程写作法可分为五个阶段,写前准备、写初稿、反馈、修改和重写阶段,它们互相交叉,循环往复。
  二、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
  1课程设置的原则
  (1)需求分析
  整个课程的设置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课前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课程的要求、期望和建议。调查表明不同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对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但对学术论文各部分内部的结构、语言特征、交际功能和写作规范缺乏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中文和英文学术论文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点的异同也较模糊。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课时和教学任务时都参考了学生的需求分析,针对学生的困惑和困难来安排教学重点。
  (2)课程教师、导师与期刊编辑合作
  本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而设置,涉及不同的学科。由于学科知识的要求以及各学科之间科研论文的体裁规范有所差异,这对指导来自不同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语言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这门写作课程并非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标。教师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和分析自己专业领域科研论文,使他们加深对本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了解,并帮助他们写出满足不同交际目标和不同学术团体要求的学术论文。
  在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必要时导师能在论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一定的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写出比较科学的、符合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论文。为了鼓励学生发表论文的积极性和提高发表的成功率,本课程拟邀请期刊的资深编辑从期刊编辑角度介绍一些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时的注意事项及各个期刊的不同规范。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在体裁分析理论和体裁教学法指导下,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和学习本专业中英文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了解本学科中、英文学术论文所具有的共性,以及因为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及不同的交际目的而造成的语篇构建和修辞的灵活性及多样性。除了理论指导外,加强实践,力求使学生在过程学习中体验到自己创作和写作学术论文的整个过程,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完成本专业较高质量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一篇,并争取发表。整个课程是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成功探索和体验。
  3教学安排与教学步骤
  由于本课程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学科背景差别较大。针对当前教材参差不齐,专业针对性不强的特点,本课程由学生或他们的导师搜集教学材料[3]。在课程开始前,首先要求学生和导师进行讨论,定一个自己感兴趣、可操作性强的研究点或当前的研究热点。导师可以推荐学生该方向知名期刊上较具代表性的中、英文文章各5~8篇,既可以作为学生分析和学习本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材料,也可以作为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参考文献。
  (1)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中,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讨论模式是目前学术论文写作最常用的基本结构。在IMRD的框架上,不同学科会有一定的变化。如计算机学科的科研论文中除了IMRD结构还会包含模型建立、算法等部分[4]。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同一学科的学术论文由于学术团体和交际目的的不同,语篇结构也会发生差异[5]。
  教师首先利用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给学生举例分析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个部分如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或结论部分各种体裁总的语篇结构及修辞特点,再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专业学术论文各自的特点。以学生认为较难下笔的引言为例,在分析其语篇结构时,教师依据体裁分析理论,介绍在ESP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由Swales提出的CARS模型作为引言教学的范式[6]。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