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基础写作教学应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

来源: 2017-10-09 13:49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指进入写作行为中的人对阅读对象的自觉确立的意识,对于作者而言,这种确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确立读者群体,亦即确立诸如读者的职业、年龄、性别等,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其次确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实际心理反应如何,解决"如何写"和"反应如何"的问题。
  中文专业是文科专业里面历史最悠久的一类,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而且必须具备高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写作能力。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基础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性地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写作,普遍认为"作文是写给(语文)老师看的",语文教师也就心安理得顺理成章地当起这个"读者"来,很少怀疑自己的权威性与正确性。相对于开放性的社会生活,在课堂这个封闭的教学系统中,"语文教师"这个读者与普通读者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个"读者"的不同当法甚至个人好恶会对学生写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却很少考虑。
  所有这些问题,联系写作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因为写作教学往往不自觉地以考试为最终导向,而与生活中真实的读者交流并非其主要写作目的。同时,学生作文的读者的身份明确而单一,几乎仅限于语文教师。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语文教师首先是作为作文的评判者,其次才是读者。读者身份是附加在评判者身份之上的。因此作为唯一读者的语文教师是一种被异化的读者,与这个被异化的读者也就是作文的评判者进行对话,学生会有所顾忌,而且会下意识地避其所恶,投其所好。学生的读者指向为语文教师,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考试中的高分,这种读者指向不正确的写作动机是造成目前学生写作兴趣淡薄、写作水平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的原因之一。
  一些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合乎实际而更为深刻的分析。朱自清先生就认为,学生写作必须以一定的读者为目标,但是在具体写作中,一些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假想的读者","往往不去辨别各种体裁,只马马虎虎写下去"。这种缺乏读者的后果只能是"等到实际应用,自然便不合式"。朱先生认为,训练学生写作应该给他们指示"一个切近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读者。学生作文的读者范围至少包括教师,扩大一点,也许有一些同学和自己的家人。但如果每回写作都是为了这几个人,那么写作便会渐渐失去趣味。"假想的读者却可以很多。""除了父兄、教师、亲近的同学或朋友外,还有全体同学、全体中学生、一般青年人、本地人士、各社团、政府、政府领袖、一般社会,以及其他没数到的。"朱自清先生不仅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而且给我们指明了问题的解决方向。
  二、以作家的读者意识为写作导向
  写作的"四体"理论告诉我们,写作活动中的写作主体、客体、载体与受体构成了写作活动中的横向宏观系统,其中,"受体"即写作成品的接受对象,也就是读者。缺乏读者,写作活动就没有完成。忽视读者,写作就不会成功。而强烈的读者意识,是写作成熟的标志。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读者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作家成熟的读者意识体现在两个层面。
  1.对读者心理的适应与迎合。
  这个层面的读者意识可以以当代作家中的王朔和池莉为代表来进行剖析。王朔是中国当代小说家群里读者意识最为强烈的作家之一。他对自己的创作一再声明,文人无非是用笔写字,编出些故事取悦百姓。"我的小说有些是冲着某类读者去的。《空中小姐》、《浮出水面》还没有有意识地这样,他们吸引的是纯情的少男少女。《顽主》这一类就冲着跟我趣味一样的城市青年去的,男的为主。后来又写了《永失我爱》、《过把瘾就死》,这是奔着大一、大二的女生去的。《玩的就是心跳》是给文学修养高的人看的。《我是你爸爸》是给对国家忧心忡忡的中年知识分子写的。《动物凶猛》是跟同龄人写的,给这帮人打个招呼。""《渴望》是给中年妇女看,《编辑部的故事》是给小青年看的。"因此可以看出,王朔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融进了鲜明清晰的读者意识。池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影响最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高产作家,池莉认为:"一个作家写作的意义根本是由她的读者来体现和完成的。并且还可以这么说,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他的作品将是残缺不全的。"由此可以有力地说明读者在池莉的写作心理中所占据地位的重要性。因此,著名评论家王春林断言:"毫无疑问,池莉是有着过于强烈的读者意识的作家。"
  2.对读者精神的引领与提高。
  作家对读者心理的适应与迎合诚然是创作的基础,但仅仅把握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心理需求是不够的,真正优秀的作家除了真实地再现生活之外,还需要以一种强劲的批判力量,对一切现实和历史的存在不断发出富有力度与深度的拷问,从而承担起对读者精神的引领与提高的重任。
  "在中国这种一贯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非甲必乙的格局中,你偏是丙或丁,你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帝。"路遥以一种无比坚定的态度宣告:"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在作家与读者的维度上,鲁迅强调思想的启蒙和精神的引领,"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面对读者,鲁迅一向抱着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但是却又反对作家无前提、无原则、无分析地盲目迁就乃至迎合读者。在文学大众化的潮流中,鲁迅意识到,当所谓的"大众"成为一种时髦,一些庸俗、低俗的东西也会打着"大众"的旗号招摇过市,甚至风行一时;一些作家也会因为媚俗和趋利而忘记文学的责任。他谆谆告诫作家:"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