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浅论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挖掘

来源: 2017-10-09 14:11

 一、立足教材本身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教师在阅读课上就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这些例子中学习,积累语言及写作基本功,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从文中来,到文中去"。
  首先,积累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并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会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但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顺延指导学生悟出写法,学会运用,尤其是修辞方法的巧妙使用,将能使学生豁然开朗,举一反三。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会成为学生第一手的语言材料。其次,紧扣教材经典段落进行剖析,教材中许多人人交口称赞的段落往往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教师指引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清楚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仿写,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再次,要对教材的篇章结构有提纲挈领的认识。许多名篇所叙故事跌宕起伏,读起来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但整个篇章结构却是非常简明扼要,易于模仿。
  二、观察自然景物
  首先,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重在指导学生调动全方位的感官,全身心地去感受与琢磨,眼耳鼻口手心全方位参与,将会有不同的新感受,新认识。其次,要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每个学期一开始,就用表格形式告诉学生,本学期有些什么节气,哪个节气适合我们去附近哪个地方游玩,有些什么特色,请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亲身体验,但务必注意安全。每周的第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说说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些什么特别的感受。这会丰富各自个性鲜明的素材,有补于各自的写作。再次,亲近自然,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更是积累了生动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写游记,将每一次游玩的所见所闻、每一个触动自己的细节记录下来。
  三、留意社会生活,作为储备
  日常生活细节最平常也最容易被忽略,即使写起来也很容易写成流水账。但是,这里面却蕴含着最简单最真挚的感情,很多教师就擅长发掘此中真意,引导学生将其整理成非常好的素材。比如,让学生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热泪盈眶感触良多,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再比如,让学生写写自己生日许愿的内容,再去调查父母生日许的愿,互相对比,学生就深深明了父母之心,写起过生日的习作来就不会仅仅着眼于热闹的场面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并且做到勤思考,常动笔,习作必定会因生活而更加精彩!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去关注民情风俗,用采访、调查、查阅地方志等资料的种种方法,了解自己家乡的渊源与特色,特别是节日庆典仪式,民间传说,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民乐、民谣,还有当地别具一格的民间工艺品。在收集过程中,既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激发起热爱家乡致力于建设家乡的感情,于是得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可随手拈来使用尽情发挥的素材。
  四、关注内心世界
  小学生作文基本是写人与叙事,但脱颖而出的妙文佳作都是感情充沛打动人心之作。感动别人,首先是自己有深切的情感,到了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境界。情感真挚,也是这些年作文的基本要求。所以,笔者把引导学生关注内心世界作为素材收集之一,意在于此。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首先要知道自己喜爱什么,向往什么,追求什么,关注自身的感受,喜怒哀乐都能形之于文。对自然、对祖国、对亲人、对陌生人、对动物等等,有过哪些幽微难言的感情,又有过哪些深刻的印象,都可以流于笔端。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想象力非常丰富,宜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获取作文素材。教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获取写作材料。教师可通过一幅简单的画、一段文字(或开头或结尾)、一系列动作让学生进行想象。还可以从故事的结局入手让学生续写。有许多文章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对此非常有积极性,往往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佳作。
  五、勤于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帮助。从阅读感悟入手进行写作素材积累训练是个好办法。小学里每一册都有配套的课外阅读书籍,指导学生定期阅读,并在每次阅读之后,引导学生自问:读完这篇文章(或者这本书),我读懂了什么?从中我想到了些什么人或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首先抓住了文章的情感点,接着又有了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具体内容,可谓一环扣一环,书本与生活结合紧密,文思当然不会枯竭。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多地获取写作素材的角度与方向,可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让学生大脑这个"仓库"里有充足的"米",有各种各样的"米",就会彻底避免学生作文出现千篇一律寡淡无味的状况。留心世界内外,便会材源滚滚。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有心人,文章就会有生命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