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试论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来源: 2017-10-09 15:11

 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广泛地存在,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会进一步彰显公文的语体特点。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存在原因、作用、表达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公文是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中形成的特定体式、特定作者,并在特定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文书。公文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文用词用字准确、规范。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公文在表述时,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如:
  (1)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又相继推出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为防止在市内务工的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回流,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扶持政策。 
  (3)各地和有关部门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大…… 
  什么叫模糊语言?伍铁平先生是这样给它定义的:外延不明确的概念叫模糊概念,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叫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公文中应用相当广泛,并对公文的表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模糊语言在公文中存在的原因 
  公文中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模糊语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客观事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 
  在实际工作中,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有些情况的出现往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有些情况本身就处于模糊状态。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是连续体,无法作出精确的切割,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只有依靠模糊语言,才能准确地反映处于模糊状态的事物和现象。如: 
  (4)2月14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北关学校10名小学女生在校外租赁房屋内发生煤气中毒,造成其中3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学生送医院抢救,暂无生命危险,现予以通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一起小学生煤气中毒事件的通报》) 
  (5)到2015年,力争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左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学生的病情是时刻变化的,例(4)中用了模糊词语"暂"来表述,显得更为准确。例(5)中是一种情况预测、推断,使用"力争""8‰以内""1.8左右"等模糊词来描述不确定的内容。 
  (二)人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模糊性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有清晰和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不清的一面,当无法对事物做出明晰、清楚的断言时,只能用模糊语言。如: 
  (6)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例(6)中的"认识"和"领导"本身存在着模糊性,无法做出明确的断言,只能用模糊词语"充分"和"切实加强"分别来修饰限定。 
  (三)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词具有模糊性 
  模糊语言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量词语都是模糊的,不能精确地确定其外延所指,如"早上""中午""晚上"这些词语的外延具有一定交叉性和延续性。又如"大"与"小"、"多"与"少"、"重"与"轻"、"高"与"低"、"远"与"近"之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如: 
  (7)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各类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大幅度下降,事故伤亡人数大幅度减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例(7)中的"近年来""深入""大力""积极""明显""大幅度"都属于模糊概念。 
  (四)公文特定语境需要使用模糊语言 
  公文活动中,对于一些涉及个人隐私或国害机密、丑恶现象等内容,如果用精确语言表述或具体描述,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或损害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用模糊语言显得更恰当。如: 
  (8)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出席命名大会,宣读了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的授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科技练兵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的命令…… 
  部队的番号属军事秘密,不能对外公开,所以例(8)中用"某团"这一模糊语言来表达。 
  二、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表达方式 
  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利用模糊词 
  模糊词是最基本的模糊义构成手段,词组、句子、语段的模糊性大都是由模糊词引起的。公文中的模糊语言主要是利用模糊词来表述,常见的有:一是表时间的,如"现在、过去、将来、最近、目前、当前、届时、近段时间、长期以来、月末、年终"等;二是表范围的,如"任何、个别、有些、某些、大多数、少数、有关、广大、一批、局部、一部分"等;三是表程度的,如"很、极、较大、严重、十分、非常、明显、比较、巨大"等;四是表频率的,如"经常、不断、往往、多次、一再、再三、反复"等;五是表趋向的,如"继续、持续、仍旧、深入、增强、提高、减少、加重、减轻、加强、强化"等。 
  (二)利用公文表达的专用语 
  公文在长期写作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用的词语,如"研究执行""认真贯彻执行""经研究,同意""妥否,请批复""为盼"等。如: 
  (9)《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10)你们关于2011年度高等学校申请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教育部关于2011年度高等学校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批复》) 
  这些期望语,表示要求、愿望,而要求、愿望很难量化,均带有模糊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